思科網(wǎng)絡實驗室CCNP(交換技術)實驗指南(第2版)
定 價:6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3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王隆杰
- 出版時間:2018/3/1
- ISBN:9787121338458
- 出 版 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N915.05-33
- 頁碼:24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本書旨在幫助正在學習CCNP的讀者提高CCNP交換方面的動手技能。全書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交換機基本配置,VLAN、Trunk、VTP與鏈路匯聚,STP,VLAN間路由,高可用性,交換機的安全。本書的重點是實驗,希望能通過實驗有效地幫助讀者掌握技術原理及其使用場合。本書采用Catalyst 3560 V2作為硬件平臺(IOS版本為15.0)。本書適合想要通過CCNP認證考試的網(wǎng)絡技術人員,以及那些希望獲得實際經(jīng)驗以輕松應付日常工作的專業(yè)人員閱讀,本書既可以作為思科網(wǎng)絡技術學院的實驗教材,也可以作為電子和計算機等專業(yè)網(wǎng)絡集成類課程的教材或者實驗指導書,還可以作為相關企業(yè)員工的培訓教材;同時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很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參考書。
適讀人群 :本書適合想要通過CCNP認證考試的網(wǎng)絡技術人員,以及那些希望獲得實際經(jīng)驗以輕松應付日常工作的專業(yè)人員閱讀,本書既可以作為思科網(wǎng)絡技術學院的實驗教材,也可以作為電子和計算機等專業(yè)網(wǎng)絡集成類課程的教材或者實驗指導書,還可以作為相關企業(yè)員工的培訓教材;同時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很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參考書。
本書適合想要通過CCNP認證考試的網(wǎng)絡技術人員,以及那些希望獲得實際經(jīng)驗以輕松應付日常工作的專業(yè)人員閱讀,本書既可以作為思科網(wǎng)絡技術學院的實驗教材,也可以作為電子和計算機等專業(yè)網(wǎng)絡集成類課程的教材或者實驗指導書,還可以作為相關企業(yè)員工的培訓教材;同時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很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參考書。
前 言
CCNP涉及交換的內容不是很多,然而網(wǎng)絡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和交換機打交道的機會往往比路由器多。作者一直很推崇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這是作者多年從事教學的經(jīng)驗,也是編寫本書的原因。也許理論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更好,可是又有多少人會有這樣的機會呢?會有幾個企業(yè)允許你在實際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中實踐一下呢?那就讓我們先在實驗室做實驗吧,哪怕你失敗也沒有關系,實驗室中的失敗是為了不在實際工程中失敗。
本書針對CCNP交換部分的考試(代碼300-115)所需的知識精心規(guī)劃了37個實驗,這些實驗將有助于讀者在動手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理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絕大多數(shù)實驗可以使用同一網(wǎng)絡拓撲實現(xiàn),這將大大減少讀者反復搭建實驗臺的時間。作者非常期望能通過這些實驗幫助讀者了解這些技術在什么場合可以使用,將產(chǎn)生什么效果。
全書共6章,第1章介紹實驗臺的拓撲以及如何配置訪問服務器方便讀者進行實驗;第2章介紹交換的基本配置、VLAN操作、中繼和鏈路匯聚、VTP,以及私有VLAN;第3章詳細介紹各種STP技術,包括標準的STP、PVST、RSTP和MSTP,還介紹了STP的保護,以及在某些場合可以替代STP的Flex Link技術;第4章介紹使用單臂路由或者三層交換實現(xiàn)VLAN間路由的技術,還補充了進程交換、快速交換和CEF的區(qū)別方面的內容;第5章介紹保證局域網(wǎng)高可用性的技術,包括思科私有的HSRP和標準化的VRRP、網(wǎng)關負載均衡和服務器負載均衡,以及如何使用日志服務或SNMP監(jiān)控交換機的運行情況;第6章介紹交換機上的各種安全措施,包括基本的端口安全、DHCP監(jiān)聽、動態(tài)ARP檢測、源IP保護、防止VLAN跳躍攻擊,以及使用AAA實現(xiàn)dot1x認證和交換機上的各種ACL。
本書由王隆杰(CCIE#14676 R/S,Security)和梁廣民(CCIE#14496 R/S,Security)組織編寫及統(tǒng)稿,參加編寫的還有劉平、張立涓、石光華、鄒潤生、石淑華、楊名川和楊旭。編著者雖然已盡全力,書中難免還有錯誤之處,請發(fā)郵件到wanglongjie@szpt.edu.cn指正。
編 著 者
2018年2月于深圳
王隆杰: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主持網(wǎng)絡專業(yè)的《Windows Server 網(wǎng)絡管理》課程建設,該課程于2007年被評為***精品課程;以主要參加者(共2人)參與《網(wǎng)絡互聯(lián)技術》的建設,該課程于2006年被評為***精品課程;2013年主持《Windows Server 網(wǎng)絡管理》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以主要參加者(共2人)參與《網(wǎng)絡互聯(lián)技術》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2013年以主要參加者(共3人)參與"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專業(yè)資源庫子課題的建設;2014年起錄制云計算、華為網(wǎng)絡技術等線上課程,課程上線一年獲得廣泛好評,截止填表日期,已有172萬學員。多次與其他老師一同輔導學生參與"思科網(wǎng)院杯”全國性網(wǎng)絡技術大賽,已參加十屆,幾乎每次參賽均獲得一等獎或**名。
目 錄
第1章 交換機基本配置 1
1.1 實驗臺配置 1
1.1.1 本書實驗臺拓撲 1
1.1.2 訪問服務器 2
1.2 實驗1:配置訪問服務器 3
1.3 實驗2:交換機的密碼恢復 8
1.4 實驗3:交換機的IOS恢復 10
1.5 本章小結 11
第2章 VLAN、Trunk、VTP與鏈路聚集 12
2.1 VLAN、Trunk、VTP與鏈路聚集概述 12
2.1.1 交換機工作原理 12
2.1.2 VLAN簡介 13
2.1.3 Trunk簡介 14
2.1.4 DTP簡介 15
2.1.5 EtherChannel簡介 15
2.1.6 VTP 16
2.1.7 私有VLAN 20
2.2 實驗1:交換機基本配置 21
2.3 實驗2:劃分VLAN 26
2.4 實驗3:Trunk配置 31
2.5 實驗4:DTP的配置 35
2.6 實驗5:EtherChannel配置 38
2.7 實驗6:VTP配置 45
2.8 實驗7:VTP覆蓋 56
2.9 實驗8:私有VLAN 61
2.10 本章小結 65
第3章 STP 66
3.1 STP協(xié)議概述 66
3.1.1 STP(IEEE 802.1d)簡介 66
3.1.2 STP的加強 67
3.1.3 PVST+簡介 68
3.1.4 RSTP(IEEE 802.1w)簡介 68
3.1.5 MSTP(IEEE 802.1s)簡介 70
3.1.6 不同STP協(xié)議的兼容性 72
3.1.7 STP防護 72
3.1.8 FlexLink 74
3.2 實驗1:STP和PVST配置 74
3.3 實驗2:Portfast、Uplinkfast和Backbonefast 86
3.4 實驗3:RSTP 89
3.5 實驗4:MSTP 92
3.6 實驗5:STP樹保護 96
3.7 實驗6:環(huán)路防護 101
3.8 實驗7:FlexLink 105
3.9 本章小結 109
第4章 VLAN間路由 110
4.1 VLAN間路由概述 110
4.1.1 使用路由器實現(xiàn)VLAN間的通信 110
4.1.2 單臂路由 111
4.1.3 三層交換 111
4.1.4 路由器的三種交換算法 112
4.2 實驗1:采用單臂路由實現(xiàn)VLAN間路由 113
4.3 實驗2:采用三層交換實現(xiàn)VLAN間路由 116
4.4 實驗3:在三層交換機上配置路由協(xié)議 119
4.5 實驗4:路由器上的3種交換方式 125
4.6 本章小結 132
第5章 高可用性 133
5.1 高可用性技術簡介 133
5.1.1 HSRP 133
5.1.2 VRRP 135
5.1.3 GLBP 136
5.1.4 SLB 137
5.1.5 Syslog 138
5.1.6 SNMP 139
5.1.7 交換機堆疊 140
5.2 實驗1:HSRP 141
5.3 實驗2:VRRP 146
5.4 實驗3:GLBP 150
5.5 實驗4:SLB 160
5.6 實驗5:Syslog 166
5.7 實驗6:SNMP 169
5.8 實驗7:堆疊 174
5.9 本章小結 180
第6章 交換機的安全 182
6.1 交換機的安全簡介 182
6.1.1 交換機的訪問安全 183
6.1.2 交換機的端口安全 183
6.1.3 DHCP Snooping――防DHCP欺騙 183
6.1.4 DAI――防ARP欺騙 184
6.1.5 IPSG――防IP地址欺騙 184
6.1.6 VLAN跳躍攻擊 185
6.1.7 AAA 185
6.1.8 dot1x 186
6.1.9 SPAN 187
6.1.10 RACL、VACL和MAC ACL 188
6.2 實驗1:交換機的訪問安全 188
6.3 實驗2:交換機端口安全 194
6.4 實驗3:DHCP欺騙 201
6.5 實驗4:DAI與IPSG 206
6.6 實驗5:AAA 212
6.7 實驗6:dot1x 222
6.8 實驗7:SPAN 228
6.9 實驗8:RACL、VACL和MAC ACL 232
6.10 本章小結 235
參考文獻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