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都市,或許我們每個人會經(jīng)歷不一樣的苦楚和傷痛,或許也有迷茫困惑的時候,也有感覺日子熬不到頭的時候,此時,就像月亮需要太陽的照射才能散發(fā)光輝一樣,我們也都需要從別人的故事、經(jīng)歷里醒悟,從別人的身上看清楚自己,讓自己成長。
與大部分懷有夢想的年輕人一樣,本書作者是一位漂泊在北京的女子。她做過記者,也當過教師。接觸過不少人,也聽說過不少人的各種經(jīng)歷和傳奇。這本小書,就是通過她細膩的筆觸,講述60個不同的人生故事,讓你領悟一些恒久普遍的人生道理。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走在陌生的城市,聽喜歡的音樂,看似曾相識的風景。一直在尋找,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落。
◆一盞燈,一本書,一杯咖啡。在別人的故事里,讀懂你自己。
◆不要過度放大別人給出建議的重要性,別忘記了自己才是你人生中特殊性的根本。
◆人是一種天生迷戀圓形的動物,書中每一個段落都像是一面面絢爛的小鏡子,映照出自己生活的模樣。
◆人生就像月亮需要太陽的照射才能散發(fā)光輝一樣,我們中的很多人也都需要從別人的故事、經(jīng)歷里醒悟,從別人的身上看清楚自己,讓自己成長。
◆真正的好故事,不是讓你更加焦慮和制造恐慌,也不是灌一碗雞湯讓你安然的懶惰度日,而是教會你在溫暖的陽光中活下去。
最近兩周,電影《二十二》熱播。
這部電影是一部記錄慰安婦們的生活狀態(tài)的紀錄片,記錄了日本在侵華戰(zhàn)爭的十四年間,那20萬被迫淪為日軍的慰安婦們的人生是怎樣的。之所以命名為《二十二》,則是因為這個數(shù)字是這部電影開拍時活著的慰安婦的數(shù)量。
電影在短短幾天內(nèi)就創(chuàng)造了高票房的記錄,排片量從一開始的1%逐漸升高為30%多,成為中國紀錄電影的票房冠軍。
為什么這部電影這么火爆呢?是因為很多明星大V轉(zhuǎn)發(fā)、呼吁大家去看嗎?是因為這部電影記載了當時的歷史嗎?或許這幾個原因都有,但是,真正讓無數(shù)觀眾自發(fā)去影院看這部電影,甚至多次觀看的原因,是在于這部電影的內(nèi)容和電影中的人物故事吧!
電影中的這幾位老人,都是在豆蔻年華、青春貌美的時候,被日軍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擄走的。她們年紀輕輕,就飽受日本鬼子們的摧殘,經(jīng)歷了大家難以想象、難以啟齒的凌辱和虐待。這段黑暗的時期,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堪折磨,年紀輕輕就死了,只有少數(shù)人活了下來,卻也是傷痕累累,甚至終生殘疾。
等到幸存下來的慰安婦好不容易從日軍那里逃出來后,等到她們回到日盼夜想的家中時,她們面臨的是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煎熬親人、鄰人所帶給她們的歧視、排斥和侮辱。
當你正身處痛苦的深淵之中時,往常親密的家人不僅不能理解你,甚至還會因此唾罵你、奚落你!還有什么能比這更令人難過的呢?更為悲慘的是,在那個年代,她們連控訴的地方都沒有,只好沉默著,咽下這些血淚?梢韵胍,她們是經(jīng)歷了多少閑言碎語,承受了多少有色目光,才能頑強地活下來。
現(xiàn)如今,大半個世紀猶如白駒過隙般瞬間就過去了,這些曾經(jīng)的幸存者卻都步入了耄耋之年,生命之光逐漸微弱。三十二,二十二,八……老人們在不斷地與這個世界告別,她們的心酸過往即將被歷史的塵土掩埋。幸運的是,出現(xiàn)了這部電影,才讓當年的慘象大白于天下,才讓大家了解到這些老人們的一生是如何過來的,才讓大家明白當下的生活是多么可貴。
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老人們雖然飽經(jīng)了人生的苦難,但是她們依然對生活充滿了向往。在這些老人們身上,我們看不見那些慘痛的歷史,也看不見她們的怨恨,只有她們的柴米油鹽。盡管老人們沒有什么錢,卻依然過得很快樂,會賞花、喂貓、唱歌……歲月帶走了老人們的容顏,卻沒有帶走她們對這個世界的善意和熱情:當她們看見當年的日本軍官時,也會笑著說:日本人也老了,胡子都這么長了,背也駝了。
這些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在歷經(jīng)了苦難后,依然能這么云淡風輕地看著這個花花世界,依然能夠保持純真與豁達,真是讓人敬佩。
我想,這才是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二十二》這部電影的原因吧?電影雖然沒有使用什么高超的拍攝技巧,也沒有故意煽動觀眾的情緒,僅有的就是這些像鄰家奶奶一樣真實而慈祥的老人們,在訴說著自己悲痛、沉重的過往。正是導演這種質(zhì)樸平和的態(tài)度,才能顯示出生活的偉大,才能讓我們看到生的力量!
人生實苦,我們每個人或許會經(jīng)歷不一樣的苦楚和傷痛,我們或許也有迷茫困惑的時候,我們也有感覺日子熬不到頭的時候,可是,當我們看著這些老人,看看她們的故事和人生,不知你有沒有徒增些許對抗苦難和命運的勇氣?不知你有沒有覺得自己黑暗的前路還是有一絲光亮的?不知你有沒有從她們的故事里看懂一些自己的人生道理?
人生何不就是如此?就像月亮需要太陽的照射才能散發(fā)光輝一樣,我們中的很多人也都需要從別人的故事、經(jīng)歷里醒悟,從別人的身上看清楚自己,讓自己成長。
最后,衷心希望閱讀完本書的人,能夠有所獲得。
寫于2017年8月31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