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原本單獨成書,不與《外篇》相并。與《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不同,《內篇》核心內容是神仙思想及修道成仙的方法,主要解決了三個問題:神仙的存在問題、神仙的屬性問題、神仙與人的關系問題。通過這三個問題系統(tǒng)地論述了神仙信仰的理論和實踐,闡明了道教信仰的宗旨和哲理基礎,為后來神仙道教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此后問世后,煉丹服藥成為道教養(yǎng)生的重要內容,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中國原始道教向神仙道教的轉折標志
全面建構了中國道教神仙體系,為其理論奠基之作
繼承了早期煉丹、養(yǎng)生、醫(yī)療等理論精華,在中國科學史上有重要影響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生于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卒于晉哀帝興寧元年(363),終年81歲;一說卒于晉康帝建元元年(343),終年61歲。我國著名道教思想家。他儒道兼修,而以道為主,提倡道本儒末。
前 言
卷一 暢玄
卷二 論仙
卷三 對俗
卷四 金丹
卷五 至理
卷六 微旨
卷七 塞難
卷八 釋滯
卷九 道意
卷十 明本
卷十一 仙藥
卷十二 辨問
卷十三 極言
卷十四 勤求
卷十五 雜應
卷十六 黃白
卷十七 登涉
卷十八 地真
卷十九 遐覽
卷二十 袪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