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集合注(平裝)(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全六冊)
定 價:208 元
當前圖書已被 2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宋)蘇軾 著,(清)馮應(yīng)榴 輯注,黃任軻,朱懷春 校點
- 出版時間:2001/6/1
- ISBN:9787532526529
-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R21264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大32開
蘇軾《一零三七一一零二)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他的詩、詞、文、賦以至書法、繪畫、文藝理論批評造詣,都達到歷史上*流水平,而歷史上卻很少這樣具有多方面?zhèn)艹龀删偷淖骷姨K軾一生著述創(chuàng)作甚豐,存留詩歌二千七百餘首,是其『渾涵光芒,雄視百代」的各體文學作口叩的重要組成部份。在這裹,他自由揮灑其行雲(yún)流水般的健筆,酣暢淋漓地描繪了浩瀚磅礴的時代風貌、奇?zhèn)バ沱惖淖匀痪拔铮鷦拥赜涗浟俗约簫槑V坎坷、回翔起伏的生活經(jīng)歷,真切地塑造了他的高風亮節(jié)輿瀟灑曠達的個性形象,才華橫溢地展現(xiàn)了這位大文豪深沉而寬闊的胸懷、淵博而卓越的學識、豐滿而真摯的思想感情與興趣,故歷來被推為宋詩的代表。在宋時詩壇輿蘇軾並稱為蘇黃的江西詩派開創(chuàng)者黃庭堅說:『我詩如曹邰,淺陋不成邦;公如大國楚,吞五湖三江。子瞻詩句妙一世石效庭堅體蓋退之戲效孟郊樊宗師之比以文滑稽耳》清代詩論家葉燮原詩則更雲(yún):『如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駡,無不鼓舞於筆端,而適如其意之所欲出』並謂蘇詩是杜甫、韓愈詩後之大變而盛極矣氣這些評語都揭示了蘇軾詩歌氣象恢宏、意蘊充實、形象豐富的特徵。因之,自宋至清,蘇詩就有許多注本,其注家之多,僅次於注杜甫詩者。
蘇軾詩集合注目錄編次從喳注本
前言
卷一
郭綸
初發(fā)嘉州
犍為王氏書樓
遇宜賓見夷牢亂山
夜泊?
牛口見月
戎州
舟中聽大人彈琴
泊南?谄谌巫衤}長官到晚不及見複來
過安樂山聞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士篆
符雲(yún)此山乃張道陵所寓二首
渝州寄王道矩
入峽
江上看山
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韻
留題仙都觀
仙都山鹿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
絮蝶飛舞之類為比仍不使皓白潔
素等字次子由韻
嚴顏碑
屈原塔
望夫臺
竹枝歌並引
八陣磧
諸葛鹽井
白帝廟
永安宮
過木櫃觀
巫山
巫山廟上下數(shù)十裏有烏鳶無數(shù)取食
於行舟之上舟人以神之故亦不敢害
神女廟
過巴東縣不泊聞頗有萊公遣跡
昭君村
新灘
新灘阻風
黃牛廟
蝦暮培
出峽
游三遊洞
遊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
於洞之石壁明日至峽州吏又至意
若未足乃複以此詩授之
寄題清溪寺
留題峽州甘泉寺
夷陵縣歐陽永叔至喜堂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一十
卷一十一
卷一十二
卷一十三
卷一十四
卷一十五
卷一十六
卷一十七
卷一十八
卷一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附錄一 王宗稷編蘇文忠公年譜
附錄二 新修補蘇文忠公詩合注序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