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可、榮健編寫的《現代物理知識》從當前物理學探索的三個主要方面粒子物理、宇宙學、復雜性研究來介紹現代屋里前言的基本知識和動態(tài),以生物物理為例介紹學科間的交叉滲透,還從信息技術、能源技術、激光技術等角度闡述物理學與當代高新技術革命的關系。我們力求做到信息量大,資料新,著眼點高和簡明通俗。我們相信,這門課程對于學過點大學物理課工科各專業(yè)的學生和未學過大學物理課的數學、經濟、建筑、人文、社科各專業(yè)學生都是適宜的。
專題一 物質結構研究的新進展
1.1 粒子世界
一、物質世界的結構層次
二、標準模型基本粒子分類
三、標準模型基本相互作用
四、超對稱統(tǒng)一理論 超弦
1.2 對稱性與對稱破缺
一、什么是對稱性
二、對稱性原理
三、對稱性與守恒定律
四、對稱性的自發(fā)破缺
1.3 粒子物理的研究手段和發(fā)展方向
一、碰撞和衰變
二、加速器和粒子探測器
三、粒子物理的未知課題
四、粒子物理與其他物理學領域及技術的相互影響
參考文獻
專題二 天文學及現代宇宙觀
2.1 天文學概述
一、天文學中的幾個重要概念
二、宇宙概觀
三、天文學的分支
2.2 宇宙和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一、宇宙學的歷史
二、現代宇宙學大爆炸宇宙模型
三、恒星世界
四、恒星的起源和演化
2.3 天文觀測及其歷史發(fā)展
一、古代的天文觀測
二、現代天文觀測的發(fā)展
三、獲得天體信息的渠道
四、天體基本物理量的觀測確定
參考文獻
專題三 自組織、混沌和分形
復雜性研究與非線性科學簡介
引 言
一、大自然的復雜性
二、什么是非線性科學
3.1 自組織現象及其研究
一、近平衡線性區(qū)的工作概述
二、自組織的典型現象
三、自組織現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四、自組織產生的條件
五、非線性分岔與耗散結構
六、自組織動力學
3.2 混沌
一、混沌現象
二、相空間幾何與吸引子
三、混沌的數學模型
四、費根包姆常數與普適性和標度性
五、平衡混沌與非平衡混沌
3.3 大自然的幾何學分形與分維
一、分形與分維的基本概念
二、大自然的分形
三、分形的物理模型
四、分形語言
五、分形的意義
六、分形與混沌的關系
七、混沌、分形和自組織的哲學思考
參考文獻
專題四 信息世界
4.1 什么是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特征與性質
三、信息的度量及其拓展
4.2 什么是信息科學和信息技術
一、信息科學
二、信息技術
4.3 信息技術的前沿
一、衛(wèi)星通信
二、信息高速公路
參考文獻
專題五能源科學技術
5.1 能源技術概論
一、能源的重要性
二、能源的分類
三、能源的轉化和評價
四、能源形勢
5.2 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一、常規(guī)能源
二、新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三、新的能量轉換技術
5.3 能源與環(huán)境能源與交通
一、能源利用與環(huán)境的關系
二、能源與交通的關系
參考文獻
專題六 生物物理簡介
6.1 物理學與生物學的關系
6.2 生物物理學的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生命大廈的基本磚石生物大分子
二、生命信息遺傳和變異
三、液晶和生物膜
四、感覺和神經的物理學
五、生命的熱力學基礎
6.3 生物工程介紹
一、生物工程體系
二、生物工程的發(fā)展前景
三、生物工程面臨的社會問題
參考文獻
專題七 激光技術
7.1 激光的由來與發(fā)展
一、激光理論的奠基人
二、世界上第一臺激光器
三、中國激光之父王之江
四、中國人的貢獻
7.2 激光器的分類及特點
一、激光器的分類
二、各種激光器的特點
7.3 激光器的基本原理
一、激光的產生
二、激光器
7.4 激光的關鍵技術
一、調Q技術
二、鎖模技術
三、激光放大技術
四、模式選擇技術
五、穩(wěn)頻技術
7.5 激光的最新應用
一、激光與信息處理
二、激光與通信
三、激光與航空激光陀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