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 阿奎那《論法的本質》章句疏證(拉丁文經(jīng)藏研究之藏論)
定 價:108 元
立于兩扇門之間的這人、這書一個孤獨跋涉者的想望《論法的本質》拉丁文一中文對照章句上篇 托馬斯法哲學導論章 認識托馬斯·阿奎那(1-59)節(jié) 托馬斯的思想史背景(1.3)第二節(jié) 托馬斯與自然法學派的基本觀念(4-55)一、自然法學派的基本觀念(上):自然(5-8)二、自然法學派的基本觀念(下):人的自然(9-55)第三節(jié) 托馬斯所理解的神學(56-59)一、《神學大全》三集體系:關于存在的言說(56)二、《神學大全》第二集體系:關于之存在的言說(57-58)三、《神學大全》第二集中的法哲學部分(59)第二章 托馬斯法哲學體系(60-107)節(jié) 法哲學中的方法論問題(61-63)一、亞里士多德一托馬斯哲學的語義三角理論: 關于言說的哲學分析(61-78)二、關于法的語義三角(79-93)第二節(jié) 托馬斯法哲學體系的展開(94一107)一、《導言》的**層論述:法哲學在神學體系中的展開(94)二、《導言》的第二層論述:法哲學體系的展開(95-97)第三章 托馬斯法本體論體系(108-125)節(jié) 法之質料因與形相因(一):理性規(guī)定(108-109)第二節(jié) 法之目的因:共同之善(110)第三節(jié) 法之動力因:共同體之負責者(111)第四節(jié) 法之形相因(二):公布(112)第四章 法概念的邏輯屬性(113-120)節(jié) 概念的類比性理論(113-118)一、形而上學概念的兩個邏輯屬性:**性與類比性(114)二、術語種類:單義性術語、歧義性術語與類比性術語(115)三、類比性的種類(116-117)第二節(jié) 法概念的類比性:分有類比性(119一120)第五章 法之本質、本性與偶性:法與約束力的關系(121-125)第六章 法與立人:托馬斯與儒家的一個比較(126-134)節(jié) 法即立人之道(126-128)第二節(jié) 如何以法立人(129一132)一、天命之謂性:從大在的良知到人的良知(129)二、神恩成全自然:神法作為大在的特別恩典(130)三、率性之謂道:從人的良知到人的法律(131)四、修道之謂教:成人之善(132)下篇《論法的本質》章 句疏證《導言》疏證A.法哲學在神學體系中的展開B.法哲學體系的展開(A)法哲學的展開:總論與分論(B)法哲學總論的展開:法本體論、法種類論、 法效果論(c)法本體論的展開《**條:法是否為某種屬于理性之物》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