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頒布以來,我國高校在信息公開機制建設、渠道開拓、信息透明度方面有所提高。但是,與英美相比,我國的高校信息公開政策體系仍不夠完善,尤其是在頂層設計和配套制度缺失等方面。
本書深入分析了我國高校信息公開的現(xiàn)狀及不足之處,并通過與國際高校的橫向比較,提出了健全我國高校信息公開的制度框架的建議,包括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標準來明確高校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和程序;建立多元化、集成化的信息公開渠道;建立高校信息公開的評估機制;加強對敏感信息公開的監(jiān)督檢查;在公開的基礎上増加對信息的解讀與分析。
本書適合高等教育管理者以及相關(guān)研究者閱讀,以幫助有關(guān)決策部門在實踐中有計劃、有重點地安排高校信息公開的下一步工作,為完善政策提供參考。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是政策制定者、高等教育管理人員、相關(guān)領域研究人員以及教育發(fā)展執(zhí)行者。
公開透明是現(xiàn)代公共治理的世界性趨勢,高等教育與人民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guān),高校順應時勢公開信息意義重大。
喻愷博士曾任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博士生導師。喻博士多次任世界銀行顧問,為世界銀行就中國高等教育提供咨詢。喻博士著有《Top Chinese Universities Seri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新加坡Cengage Learning出版社)、《Tertiary Education at a Glance: China》(美國Sense出版社)、《Diversification to a Degree》(瑞士Peter Lang出版社)等英文專著;其研究成果刊登在《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SSCI和CSSCI刊物上,其中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以及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zhuǎn)載。喻博士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國家軟科學等基金課題。喻博士的研究成果獲得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咨詢報告等獎項。喻博士受到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晨光計劃獎勵。喻博士從英國牛津大學獲得教育研究哲學博士和教育研究理學碩士學位,從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工學學士學位(一等榮譽)。
第一章 信息公開成為世界性趨勢
第一節(jié) 公共領域的信息公開
第二節(jié) 高校信息公開
第三節(jié)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信息公開領域的相關(guān)研究成果
第一節(jié) 信息公開
第二節(jié) 高校信息公開
第三節(jié)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第三章 本書研究框架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與價值
第二節(jié) 理論基礎
第三節(jié)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案
第五節(jié)關(guān)于研究架構(gòu)的思考
第四章 中外高校信息公開政策比較
第一節(jié) 政策概覽
第二節(jié) 政策規(guī)定
第三節(jié) 政策比較
第四節(jié) 研究啟示
第五章 中外高校信息公開實踐比較
第一節(jié) 信息公開平臺建設
第二節(jié) 英國高校信息公開以劍橋大學為例
第三節(jié) 美國公立高校信息公開以伊利諾伊大學為例
第四節(jié) 美國私立高校信息公開以哈佛大學為例
第五節(jié) 我國高校信息公開一一以北京大學為例
第六節(jié) 國內(nèi)外高校信息公開實踐比較
第六章 我國高校信息公開的實施現(xiàn)狀
第一節(jié) 調(diào)查說明
第二節(jié) 信息公開平臺建設
第三節(jié) 主動公開
第四節(jié)依申請公開
第七章 總結(jié)與展望
第一節(jié) 研究總結(jié)
第二節(jié) 政策建議
第三節(jié) 研究局限性與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