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民生領域的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社會保障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社會公眾中基本形成了積極、正向的社會共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社會包容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公眾對當前社會的公平公正程度表示高度認同,各種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導致的社會歧視藩籬正逐漸消除。社會公眾對政府部門的工作滿意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傮w來說,我國社會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公眾的社會經(jīng)濟保障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公眾認為當前的社會保障水平太低,起不到保障的作用。同時,社會信任水平較低、價值信仰匱乏等成為阻礙社會凝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在社會包容層面,當前社會存在著一定的社會歧視。數(shù)據(jù)還表明,公眾不公平感在財富及收入分配、城鄉(xiāng)之間的權利待遇領域*為顯著。另外,當前我國的社會賦權水平較低,公眾缺乏政治效能感,社會參與、政治參與水平較低。
李煒,社會社會發(fā)展室副主任、副研究員。1999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發(fā)展社會學、經(jīng)濟社會。學。鄒宇春,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畢業(y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發(fā)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2006年為American University(美國美利堅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崔巖,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任莉穎,政治學博士,統(tǒng)計學碩士,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數(shù)據(jù)部主任。自1995年起開始社會抽樣調查的實踐和研究活動,近年來專注于計算機輔助調查的數(shù)據(jù)管理與質量評估,社會科學數(shù)據(jù)檔案管理,以及調查實驗方法的應用。
章 社會質量理論研究綜述
節(jié) 社會質量概念的起源和基本界定
第二節(jié) 社會質量的理論體系
第三節(jié) 社會質量指標體系
第四節(jié) 社會質量指標體系之間的關系討論
第五節(jié) 社會質量 比較與本土化研究
第六節(jié) 小結
第二章 社會質量調查與數(shù)據(jù)
節(jié) 社會質量調查指標測量
第二節(jié) 社會質量調查數(shù)據(jù)采集
第三節(jié) 社會質量調查數(shù)據(jù)概述
第三章 家庭收入與消費
節(jié) 家庭收入
第二節(jié) 家庭消費
第三節(jié) 家庭經(jīng)濟狀況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居住和社會保障狀況
節(jié) 城鄉(xiāng)居民房屋狀況
第二節(jié) 城鄉(xiāng)居民購房意愿
第三節(jié) 城鄉(xiāng)社會保障狀況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就業(yè)與教育狀況
節(jié) 當前中國的就業(yè)保障水平
第二節(jié) 當前中國的教育保障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社會凝聚報告
節(jié) 社會凝聚概念與測量
第二節(jié) 當前中國的社會信任水平
第三節(jié) 當前中國的社會規(guī)范與價值觀狀況
第四節(jié) 當前中國公眾的 認同水平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七章 社會包容報告
節(jié) 社會包容概念與測量
第二節(jié) 當前中國的社會寬容水平
第三節(jié) 當前中國的社會歧視狀況
第四節(jié) 當前中國公眾的社會公平感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八章 社會賦權報告
節(jié) 社會賦權概念與測量
第二節(jié) 當前中國的社會參與水平
第三節(jié) 當前中國的政治參與
第四節(jié) 當前中國公眾的政治效能感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九章 社會質量的綜合評估
節(jié) 我國社會經(jīng)濟保障水平評估
第二節(jié) 我國社會凝聚狀況評估
第三節(jié) 我國社會包容性發(fā)展水平評估
第四節(jié) 我國社會賦權狀況評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