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jīng)典詩歌文庫:阿拉伯古代詩選
定 價:89 元
阿拉伯民族向以善吟詩歌著稱。詩歌自古至今都是阿拉伯文化、文學*重要的表達形式,故有“詩歌是阿拉伯人的檔案、文獻”之說。“阿拉伯世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地理范疇和不同的涵義:在伊斯蘭教問世前和問世初期是指阿拉伯半島;此后是指橫跨亞非歐的阿拉伯大帝國;在現(xiàn)代則是指阿盟的22個成員國。本書便精選了古代“阿拉伯世界”著名詩人的情詩。
“十三五”出版規(guī)劃第三次增補項目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情詩之所以受到人們特別是青年男女廣為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不足為怪。國人性格雖多趨內(nèi)向、含蓄、靦腆,但逢到男女情事,或懷有情思,也往往會情不自禁,吟情詩,唱情歌。西北地區(qū)的回民就以“花兒”聞名于世。其實“花兒”就是情歌,就是唱出來的情詩!盎▋骸币辉~,我認為原本是阿拉伯語“hawā”一詞的音譯,原本就是男女之間“情愛”的意思。在我國,“天方”即指阿拉伯,尤其是指古代的阿拉伯,這雖不見得是盡人皆知,但至少在知識界是毋庸贅述的事。這大概與那部婦孺皆知的《天方夜譚》流傳有關。故而,“天方花兒”即可解讀為“阿拉伯古代情詩”。
阿拉伯文學一般可以一七九八年拿破侖入侵埃及為界,分古代與現(xiàn)代兩大部分。古代部分又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一、賈希利葉時期(公元四七五年至六二二年,亦稱蒙昧時期),系指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前的一百五十年左右期間;二、伊斯蘭時期(公元六二二年至七五○年),包括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發(fā)在位的伊斯蘭初創(chuàng)時期(公元六二二年至六六一年)和伍麥葉王朝(亦譯“倭馬亞王朝”)時期(公元六六一年至七五○年);三、阿拔斯王朝時期(公元七五○年至一二五八年);四、近古中衰時期(公元一二五八年至一七九八年)。
阿拉伯民族向以善吟詩歌著稱。詩歌始終是阿拉伯文學的驕子:佳作珠聯(lián),美不勝收;詩人輩出,燦若星漢。故有“詩歌是阿拉伯人的檔案、文獻”之說。
情詩是阿拉伯詩歌主要題旨之一。早在賈希利葉時期,情詩就通常成為長詩——“蓋綏達”的起興部分,稱“納西布”。當時著名的《懸詩》詩人烏姆魯勒·蓋斯當是阿拉伯情詩的鼻祖。其《懸詩》開篇:“朋友們,請站住,陪我哭,同紀念;/憶情人,吊舊居,沙丘中,廢墟前!痹诎⒗澜鐜缀跏羌矣鲬魰裕瑡D孺皆知,其文學地位與流傳程度可與我國《詩經(jīng)》的開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媲美。阿拉伯情詩又可分“艷情詩”與“貞情詩”(純情詩)。烏姆魯勒·蓋斯是“艷情詩”的開山祖師。詩中寫到詩人的種種風流韻事、偷情艷遇。而另一位著名的《懸詩》詩人安塔拉則是開創(chuàng)阿拉伯“貞情詩”(純情詩)的先驅(qū)。這位黑奴出身文武雙全的騎士詩人對其堂妹阿卜萊忠貞不渝的情愛詩篇,以及附會與他的民間故事《安塔拉傳奇》在阿拉伯地區(qū)家喻戶曉,流傳程度甚至勝過《一千零一夜》。
伊斯蘭教初創(chuàng)時期,詩壇曾一度顯得有些沉寂。但至伍麥葉王朝(六六一年至七五○年),詩壇又恢復了喧騰、繁榮的局面。在賈希利葉時期只是長詩(蓋綏達)的一個組成部分的情詩,在這一時期往往獨立成篇。其內(nèi)容又可分為“艷情詩”和“貞情詩”!捌G情詩”主要盛行于希賈茲(漢志)地區(qū)的麥加、麥地那等城市。伍麥葉王朝將政治中心北移至大馬士革后,哈里發(fā)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就用金錢、財物、歌女……籠絡留在麥加、麥地那政治失勢的圣裔貴族,使其整日沉湎于聲色犬馬中。他們尋花問柳,并將偷情艷遇寫成詩歌,供歌女演唱,是為“艷情詩”。代表詩人是歐麥爾·本·艾比·賴比阿。與“艷情詩”相對的是“貞情詩”,即“純情詩”,多產(chǎn)生并流行于希賈茲地區(qū)游牧民中。當時一些青年男女真誠相愛,但由于傳統(tǒng)習俗,他們遭到家長和社會反對,不能結(jié)合,釀成悲劇,有的人為此失去理智,甚至殉情!柏懬樵姟本褪沁@些人歌詠自己純真的柏拉圖式的情愛、苦戀、相思的詩篇。著名的“貞情詩”詩人有哲米勒、蓋斯·本·穆勞瓦哈、蓋斯·本·宰利哈等。其中蓋斯·本·穆勞瓦哈又以“馬季農(nóng)·萊伊拉”(意為萊伊拉的情癡)著稱。他自幼愛上堂妹、美女萊伊拉,并向叔父求親,遭到拒絕。蓋斯苦戀不舍,最后因情而癡,在荒漠中四處游蕩,與野獸為伍,不停地吟詩,呼喚著情人的名字,向人們訴說自己的痛苦與悲傷,最后因癡情而死,葬于沙漠。其愛情悲劇頗似我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歐洲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被后世衍化成傳奇故事、長篇敘事詩、詩劇等,廣為流傳。而這一時期蓋斯·本·宰利哈與魯布娜的故事以及賈希利葉時期阿卜杜拉·本·阿志嵐的愛情悲劇,往往會讓我們聯(lián)想起我國古代《孔雀東南飛》的故事。他們都是在被迫與情侶離異后仍苦戀、相思不舍。
仲躋昆
一九三八年出生。
一九六一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東語系,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于開羅大學文學院進修。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阿拉伯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資深翻譯家,中國作協(xié)會員,阿拉伯作協(xié)名譽會員。
著有專著《阿拉伯現(xiàn)代文學史》《阿拉伯文學通史》《阿拉伯文學通史》《天方探幽》等
二○○六年、二○一三年獲第四、五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一、二等獎。譯有《阿拉伯古代詩選》《一千零一夜》《紀伯倫散文選》等。二○○五年獲埃及高教部表彰獎,二○一一年獲阿聯(lián)酋赫·扎耶德圖書獎之第五屆年度文化人物獎(二○一○至二○一一年度)、沙特阿卜杜拉國王國際翻譯獎之榮譽獎、北京大學卡布斯蘇丹阿拉伯研究講席項目學術貢獻獎、中阿(拉伯)友協(xié)的中阿友誼貢獻獎,二○一五年獲北京大學東方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基金獎勵評審委員會頒發(fā)之北京大學東方學學術研究貢獻獎,二○一八年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總序/1
前言/1
賈希利葉時期
烏姆魯勒·蓋斯
此地曾追歡/5
難得像達萊·朱勒朱勒歡聚那一天/6
有一天,在沙丘后她翻了臉/7
閨房深處藏鳥蛋/8
穆納海勒·葉什庫里
閨秀/12
納比埃·祖卜雅尼
她出現(xiàn)在帳簾之間/16
安塔拉
讓我駐足傾吐我的情懷……/19
寄語鳥兒/21
我真想親吻那些寶劍/22
癡情/24
大艾阿沙
我們都為自己鐘情的人癡迷……/26
有誰會像我這樣對你癡情?。28
她若讓一個死人靠在胸前……/29
阿慕魯·本·庫勒蘇姆
停一下,坐駝轎的女人。31
哈雷斯·本·希里宰
舊地不見故人影/34
塔拉法
多像一只羚羊……/36
萊比德
深情欲斷又何其難。39
阿卜杜拉·本·阿志嵐
秋波似箭/43
那大家閨秀總讓我相思/44
離開她,我后悔莫及/45
伊斯蘭時期包括伊斯蘭初興時期與伍麥葉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