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研究儒學30多年,他吃透了陽明心學的本義,對于書中討論的每一句話,他都能詳細介紹其出處,再結(jié)合歷史上眾多先賢大儒的觀點,條分縷析地把《傳習錄》講透。全書語言通俗有趣,論述古今結(jié)合,無需半點古文基礎(chǔ),就能讓你從思想的源頭讀懂“陽明心學”。
		
	
	◆這回真正透徹理解陽明心學!
	◆逐字逐句講透《傳習錄》,無需半點古文基礎(chǔ),從源頭讀懂陽明心學。
	◆書作家華杉全新力作!
	◆《傳習錄》收錄了“明代心學大家”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是學習“陽明心學”不可不讀的傳世經(jīng)典。
	◆作者華杉,研究儒學30多年。繼《華杉講透〈論語〉》《華杉講透〈孟子〉》《華杉講透〈大學中庸〉》之后,他集眾儒家學說之所長,完成了這部《傳習錄》解讀之作。
	◆對于《傳習錄》中的每一句話,華杉都指明其出處,并結(jié)合歷代先賢大儒的觀點,條分縷析逐一講解。
 
  自 序 / 01
  第一章 傳習錄序 / 1
  讀書不能知行合一,就是玩物喪志 / 2
  第二章 傳習錄上 / 5
  如果一個人說他打通了儒道釋,那就是說他儒道釋都沒入門 / 6
  《大學》第一學案:親民還是新民 / 8
  心即理也,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 13
  凡事能“走心”,自然左右逢源 / 18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19
  
  《大學》第二學案:格物致知
/ 24
  “精”的目的在于“一”,“博”的目的在于“約” / 27
  知行的三重境界: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 / 31
  從困知勉行,走向?qū)W知利行,走向生知安行 / 33
  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 35
  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
37
  “博學于文”不是只讀書,而是讀世間一切事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