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作者公開發(fā)表的部分論文結集,無論是研究作家作品、流派與思潮,還是相關的理論與現(xiàn)象,主要側重于從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的視角來展開論述,視角獨特。
中國文學自上古產(chǎn)生以后,經(jīng)過中世至近世的發(fā)展演變,不僅創(chuàng)造了古典文學的輝煌,而且曾促使日本、朝鮮等鄰國出現(xiàn)過漢文學的繁榮,即使中國近現(xiàn)代以來受到外國文學影響頗深,但古典文學的傳統(tǒng)仍與現(xiàn)當代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本書為作者公開發(fā)表過的部分闡釋類論文結集,無論是研究作家作品、流派與思潮,還是探討相關的理論與想象,大多側重于從文學演變的視角來展開論述,主要包括文學演變理論的探討( 古代“通變”理論的闡釋和目前開展古今演變研究的學理思考),古典文學領域內的演變( 中世文學的演變、近世文學的演變以及前者向后者的演變),近世文學向現(xiàn)代文學的演變,中國文學在鄰國的傳播與影響等內容。
黃仁生,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元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學研究》副主編。主要從事唐宋元明清文學研究、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曾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chǎn)》、《文藝研究》、《復旦學報》等雜志發(fā)表學術論文七十余篇,出版《日本現(xiàn)藏稀見元明文集考證與提要》、《楊維禎與元末明初文學思潮》、《新注新譯吳越春秋》、《江盈科集(輯校)》等著作十余種。
緒論
編 中世文學演變舉隅
《吳越春秋》的寫作與流傳、整理情況考述
論《吳越春秋》是我國現(xiàn)存 早的文言長篇歷史小說
《吳越春秋》作為首部長篇歷史小說的思想成就
從歷史走向文學
——論《吳越春秋》的人物藝術
中國古代文論中的“通變說”
論唐傳奇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演進與貢獻
晚唐湖湘四家在文學史上的貢獻
重評唐宋時期湖南文學發(fā)展之大勢
唐宋題畫詩簡論
第二編 近世文學演變擷英(上)
論元代科舉與辭賦
試論元末古樂府運動
論鐵雅詩派的形成
論楊維禎的哲學思想
論楊維禎的政治態(tài)度
楊維禎的文學觀
鐵崖賦考論
論楊維禎的散曲理論與實踐
論李孝光的詩歌創(chuàng)作及其在詩壇地位的變遷
論顧瑛在元末文壇的作為與貢獻
明代嘉萬之際的文學演變與嘉定派的醞釀過程考論
派的醞釀準備進程考述
派與晚明政治的關系考論
——以開宗立派時期為中心
論 派后期詩風的轉變與影響
——以晚明興起的《雁字》詩熱為中心
江盈科論
論江盈科參與創(chuàng)立 派的過程及其地位
第三編 近世文學演變擷英(下)
中國戲曲美學中的本 說
論戲曲在中國文學長河中的演進與貢獻
論康海的雜劇創(chuàng)作
論王九思及其雜劇創(chuàng)作
明代《中山狼》雜劇三題
——兼與朱迎平先生商榷
湯顯祖的哲學思考
論“臨川四夢”關于人的哲學思考
論臨川劇作藝術表現(xiàn)的 性及其成因
洪舁與《長生殿》敘論
第四編 漢文學之古今中外演變探微
從出版?zhèn)鞑タ疵鞔?派的形成與影響
論 派在現(xiàn)代文壇的多重回響
四百年來對江盈科的接受與批評
論中日漢籍的古今交流
海外現(xiàn)存集部漢籍與中國文學研究
——以日本現(xiàn)存漢籍為中心
后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