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齋家訓》共十四章,條理分明,內(nèi)容詳盡,說理透徹,踐行親切,廣泛涉及良知、日用、學樂、格物、安身、造命、進退、出處等諸多層面,可以說囊括了一個人在世生活的全體。心齋家學具有簡易直截、庸言庸行、歸根立本、門風嚴謹?shù)奶厣迅呙畹男紊侠碚撆c具體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人能在實際上予以體認,令學說能真正轉化自己的生活。心齋不但長于說理,根植于儒學傳統(tǒng),對習見命題層層剖析,新意疊出,又因為早年歷經(jīng)世事,對世道人心有深切的體會,所以談話能深入人心,直透根本。本書譯注者于心齋學上積學有年,在實踐要點中又注意扣緊人們的普遍問題和日常關切,真正做到了學問和生活的合一。
每篇均分為“原文”“今譯”“簡注”“實踐要點”四部分。注釋會標明心齋所引古籍的原文,可以看出心齋與儒學大傳統(tǒng)的關聯(lián)。譯文盡量以平易語出之,又對原來語意不明的地方予以澄清和補充。實踐要點則著重于個人的踐履,讓閱讀此書的人能依之而起行,體味心齋學說乃至儒學的真意。
適讀人群 :傳統(tǒng)文化研究者、愛好者 1.陽明學術,因泰州、龍溪而風行天下,泰州,即指王心齋。心齋開創(chuàng)泰州學派,“其人多能赤手以搏龍蛇”,“非名教之所能羈絡”。泰州學派,實當?shù)闷鹪鴩肮饷骺ァ彼淖帧?/p>
2.心齋自幼家貧失學,自學成才,每攜書卷,默默參究,一但肯信,便即篤行。知行合一,無篤切過心齋者。
3.一朝夢天崩,眾人奔走呼號,獨心齋舉手托天,手整日月星辰,體驗如此,覺悟如此。
4.心齋七世孫編撰,市面*一版本,更有詳盡實踐要點,字字自心底流出,句句從體證得來,成德之教,盡萃于斯!
王艮,號心齋,泰州人,早年經(jīng)商,及至二十五歲始發(fā)憤向學,興起擔當?shù)懒x的志向。三十八歲拜大儒王陽明為師,被后世公認為陽明最為出色的弟子之一。一方面,王艮對心學有獨特的理解與創(chuàng)見,其“淮南格物說”與“安身法”均思理透辟,影響深遠。另一方面,他終身致力于民間講學,受其興發(fā)而習儒者,不計其數(shù),對陽明學的普及有巨大的貢獻。王艮學說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平民性品格,這一點在他的家訓中也得到了反映。
“中華家訓導讀譯注叢書”出版緣起/劉海濱
導讀:王心齋生平與家學
第一章 良知為自然天則
第二章 百姓日用即道
第三章 學樂
第四章 看書先得頭腦
第五章 格“物有本末”之物
第六章 修中以立本
第七章 修身以立本
第八章 大人造命
第九章 求萬物一體之志
第十章 修身講學以見于世
第十一章 善教
第十二章 安身
第十三章 進不失本,退不遺末
第十四章 學術宗源在出處大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