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心理契約的信任價值觀建構研究》(項目批準號:12BSH052)的很終成果。全書以實證研究方法,通過使用問卷調查和實驗模擬研究方法,并輔以文獻綜合、理論分析、方法。對人際信任和制度信任、心理契約與信任的各個方面進行研究,是一項跨學科的研究,涉及了社會心理學、經濟學與管理學等等。全書分十二章,主要是對心理契約與信任的概念性、心理契約與信任的結構性、心理契約與信任的過程性、心理契約與信任關系、心理契約與組織信任修復等進行研究。
李磊,社會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心理學報》編委、南開大學濱海學院法政學系應用心理學專業(y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心理學及應用心理學,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社會學研究》《南開大學學報》等學術雜志上共發(fā)表論文多篇,出版著作(含專著,主編,合著,譯著)多部。
本研究的學術意義在于尋找社會變化過程中,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信任價值體系的融合,尋找社會變化過程中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心理基礎。以心理契約所體現(xiàn)出的社會交換、社會授權和社會公平基本觀念為基礎,研究從心理層面上形成心理契約信任,這必將對人類認識信任的本質,理清文化、制度、人格、經濟等變量在信任中的不同作用有顯著意義,F(xiàn)實意義角度,本研究通過對以往的心理契約與人際信任相關理論進行分析,結合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探索組織人際信任的差異性,并分析員工心理契約與組織人際信任的關系。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分析與討論,尋找如何從改善員工心理契約的角度提升組織人際信任的現(xiàn)實方法,為企業(yè)提出指導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