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135 元 
					
								  叢書名:《詩探索》創(chuàng)刊40周年紀念叢書
					
				 
				 
				  
				
				   
				 
				  
				
						
								
									當前圖書已被 8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王士強 著
 - 出版時間:2020/12/1
 
						- ISBN:9787507760644
 
						- 出 版 社:學苑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207.22 
  - 頁碼:420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收錄《詩探索》創(chuàng)刊40年間,圍繞“新詩發(fā)展問題”所發(fā)表的理論文章精選,所收錄的作品以立足詩歌本位為原則,兼顧學術(shù)性與學理內(nèi)涵,體現(xiàn)詩歌評論的專業(yè)水準。這些作品或在歷史上留下“痕跡”,或體現(xiàn)時代特征,或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以此展現(xiàn)新時期以來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研究、學術(shù)評價體系的脈絡(luò)與發(fā)展變化。
     叢書共計八冊,分冊為:
 (1)《〈詩探索〉紀事》;
 (2)《〈詩探索〉與中國當代詩潮》;
 (3)《〈詩探索〉之路》;
 (4)《結(jié)識一位詩人》;
 (5)《詩學研究》;
 (6)《新詩發(fā)展問題研究》;
 (7)《尋找話語的森林》;
 (8)《是什么讓海水更藍——〈詩探索??作品卷〉詩歌精選》。
     本書為第(6)冊《新詩發(fā)展問題研究》,《詩探索》創(chuàng)刊40年間圍繞中國新詩發(fā)展問題所發(fā)表的理論文章精選。
		 
	
                                本書為《詩探索》創(chuàng)刊40年間圍繞中國新詩發(fā)展問題所發(fā)表的理論文章精選。            
   《詩探索》創(chuàng)于1980年,是一本新詩理論和新詩創(chuàng)作的研究性期刊。本書編委會成員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與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北京大學中文系詩歌研究領(lǐng)域的專家組成。
 
001 序 言  王士強
001 在新的崛起面前  謝 冕
005 傳達出自己聲音的詩  鐘 文
010 時代的進步與現(xiàn)代詩  吳思敬
017 沿著為社會主義、為人民的道路前進
——為孫紹振一辯兼與程代熙商榷  江 楓
025 詩,升起了新的美
——評近年來詩歌藝術(shù)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手法  徐敬亞
041 道路:扇形地展開
——略論近年來青年詩作的美學特點  黃子平
055 從已有的突破上再前進  劉登翰
060 我們的新詩遇到了什么問題  鄭 敏
075 群島上的談話  耿占春
079 新詩發(fā)展態(tài)勢剖析  程光煒
082 《他們》略說  韓 東
086 異端之美的呈現(xiàn)
——“非非”七年憶事  周倫佑
093 中國當代詩歌中的后現(xiàn)代性  王 寧
096 文化裂縫中生長的詩歌  李 震
104 堅冰下的溪流
——談“白洋淀詩群”  陳 默
111 女性詩歌神話
——翟永明詩歌及其意義  荒 林
120 再談“黑夜意識”與“女性詩歌”  翟永明
122 我因為愛你而成為女人  唐亞平
127 從意象到事態(tài)
——“后朦朧詩”抒情策略的轉(zhuǎn)移  羅振亞
135 詩歌之舌的硬與軟
——關(guān)于當代詩歌的兩類語言向度  于 堅
152 歷史意識與90 年代詩歌寫作  西 渡
159 關(guān)于“后新詩潮”的隨感  吳曉東
164 詩歌與什么相關(guān)  謝有順
171 日常主義詩歌
——論90 年代先鋒詩歌走勢  陳仲義
186 個體承擔的詩歌  王光明
191 俗人的詩歌權(quán)利  徐 江
195 知識分子寫作,或曰“獻給無限的少數(shù)人”  王家新
209 90 年代詩歌及我的詩學立場  張曙光
216 可疑的反思及反思話語的可能性  姜 濤
231 90 年代詩壇的三大矛盾  張清華
239 當代詩歌中的知識分子寫作  臧 棣
244 后口語寫作在當下的可能性  沈浩波
253 女性詩歌的三種文本  呂 進
262 亞文化選擇:民刊策略與邊緣立場  羅振亞
271 貧乏中的自我再剝奪
——先鋒“流行詩”的反文化、反道德問題  陳 超
279 從“先鋒”到“常態(tài)”
——先鋒詩歌二十年之反思與前瞻  沈 奇
288 “中生代”:命名的可能及其寫作  張立群
296 白洋淀詩群的濕地背景  路 也
303 “私人地理”的建構(gòu)與“文化斷乳”的轉(zhuǎn)型  趙思運
312 口語詩如何成為可能
——關(guān)于口語詩命題的一些思考  劉 波
321 新詩史視野中的“草根性”詩學及其走向  吳投文
331 駐校詩人制度:新世紀詩歌的新品牌  羅小鳳
342 高原的梯子
——論昆明青年詩人群  霍俊明
354 新媒介視域下21 世紀新詩創(chuàng)作生態(tài)研究  孫曉婭
370 一百年來一件大事  謝 冕
375 構(gòu)建漢語詩歌“共時體”
——關(guān)于新世紀中國詩歌一個向度的斷想  張?zhí)抑?br />384 自由詩的自由與難度  師力斌
398 后 記  王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