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開篇,作者便開門見山地指出《善的研究/西方哲理譯叢》的目標在人生的根本問題,即人的生活、人的存在與生命等一系列語言的重大課題。但是,從西田的思想來看,這些復雜問題的根本在于對“經驗”與“實在”的理解。然而,人存在的經驗與真正的實在究竟是什么?西田在該書中分別厘清了純粹經驗、實在等問題進而探討了《善的研究/西方哲理譯叢》的核心議題——善,著重闡釋了善的本質、特征、動機與目的;最后,作者闡發(fā)了其對于宗教的解讀!渡频难芯/西方哲理譯叢》的最后,作者回歸到了“愛一知一信”的集倫理學、哲學、宗教學于一身的終點。
西田幾多郎(にしだ きたろう,Nishida Kitaro,1870~1945),日本近代哲學史上有代表性的哲學家,京都學派創(chuàng)始人。東京大學哲學科預科畢業(yè)后,曾在山口高校、第四高校、學習院大學任教。1910年起任京都大學副教授、教授。1911年發(fā)表《善之研究》,后陸續(xù)發(fā)表《自覺的直觀與反省》、《無的自覺限定》、《哲學的根本問題》等。試圖以東方佛教思想為基礎,以西方哲學思想為材料,求得東西方思想的內在統(tǒng)一,確立了獨特的“西田哲學”體系。并培養(yǎng)了許多學生,形成“京都學派”。對日本大正昭和時期的哲學思想有重大影響。1940年獲日本文化勛章。
第一章 純粹經驗
第一節(jié) 純粹經驗
第二節(jié) 思維
第三節(jié) 意志
第四節(jié) 智識的直覺
第二章 實在
第一節(jié) 研究的出發(fā)點
第二節(jié) 意識現象為唯一實在
第三節(jié) 實在的真實本質
第四節(jié) 真正實在恒有同一的形式
第五節(jié) 真正實在的根本形式
第六節(jié) 唯一實在
第七節(jié) 實在的分化式發(fā)展
第八節(jié) 自然
第九節(jié) 精神
第十節(jié) 作為實在的神
第三章 善
第一節(jié) 行為(上)
第二節(jié) 行為(下)
第三節(jié) 意志的自由
第四節(jié) 價值上的行為研究
第五節(jié) 倫理學各學說(一)
第六節(jié) 倫理學各學說(二)
第七節(jié) 倫理學各學說(三)
第八節(jié) 倫理學各學說(四)
第九節(jié) 善(活動主義)
第十節(jié) 人格之善
第十一節(jié) 善行之動機
第十二節(jié) 善行之目的
第十三節(jié) 完美之善行
第四章 宗教
第一節(jié) 宗教之要求
第二節(jié) 宗教之本質
第三節(jié) 神
第四節(jié) 神與世界
第五節(jié) 知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