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建校60周年,在學校資助下,本人選編并由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出版了《趙玉明文集》(三卷本)作為從教55周年的紀念。近幾年間,作為一名退休教師,有幸迎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力所能及地參加了一些學術性的研討活動,留下了幾多筆墨之作。2019年適逢中國傳媒大學建校65周年,特將本人2014年以來所作擇其要者輯為《趙玉明近作文集》一卷,作為從教60周年紀念。
 本《文集》按年序排列,縱覽其內容大致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事廣播電視和新聞傳播教育特別是有關廣播電視史教研工作和廣播電視學學科建設的回憶和建議;
 第二,追思新中國廣播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溫濟澤和楊兆麟同志的業(yè)績及對有交往的近年來逝世的廣電系統(tǒng)領導人田聰明、劉習良同志的回憶;
 第三,紀念我國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80周年和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參加有關研討會的發(fā)言及編選日本侵華廣播和抗戰(zhàn)廣播史料始末的說明;
 第四,紀念中國新聞教育百年和改革開放40年,有關新中國新聞教育及其開創(chuàng)者業(yè)績的文章和發(fā)言等;
 第五,其他應邀為有關著作撰寫的序言和早期廣播史的爭鳴文章等。
 此外,在附錄中收入了《趙玉明文集》(三卷本)的補遺之作及目錄、本人教研工作簡歷(續(xù)),關于本人及著作的評介以及兩篇以本人與廣電史學研究為題的碩士、博士論文的要目等。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及其前身廣播出版社一貫重視廣播電視史書的編輯出版,從20世紀80年代起,僅經本人之手出版的就有《中國人民廣播回憶錄》(四集)、《延安(陜北)新華廣播電臺廣播稿選》、《人民大眾的號角——延安(陜北)廣播史論》(初版及增訂本)、《中國解放區(qū)廣播史》、《中國廣播電視史文集》、《中國廣播電視簡史》、《中國現代廣播簡史》、《中國廣播電視通史》(新一版)、《廣播電視簡明辭典》、《日本侵華廣播史料選編》、《中國抗戰(zhàn)廣播史料選編》等十多種,為發(fā)展和繁榮廣播電視史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在此過程中,我與出版社的兩三代領導人和有關編校人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此深表懷念和敬意。
 這本《趙玉明近作文集》書稿資料的整理、編選、打印、校對等工作得到了艾紅紅教授、龐亮研究員和他們指導的博士生馮帆、碩士生趙康帥和張玉棟等的熱情協(xié)助。中國傳媒大學的有關領導和部門多年來一直支持本人有關著述的編輯、出版,并給予經費和其他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謹致謝意!
  2020年初冬時年八十有四
 
趙玉明(1936—2020):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導師。山西汾陽人,1936年出生,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yè),1958年轉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59年畢業(yè)后到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任教,曾任新聞系副主任、主任,副院長等職務。中共黨員。1992年起領取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中國新聞史、中國廣播電視史教學研究工作。代表著作有《中國現代廣播簡史》、《中國廣播電視通史》(主編兼主要撰稿人)、《中國廣播電視史教程》(合著)及《趙玉明文集》(三卷本),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社科、教育部、國家廣電總局的科研項目。所著(含參與編著)的教材、專著、論文和主編的廣播電視工具書曾在教育部(國家教委)、國家廣電總局(廣電部)和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等主辦的有關論著評選中多次獲獎。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新聞傳播學學科(首屆)評議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聞學學科規(guī)劃評審組成員,教育部高校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廣播電視史研究委員會會長,原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廣播電視年鑒》主編。2007年退休后獲本校首批“突出貢獻教授”稱號。
 
 
我與廣院六十年——代前言
 2014年
 ◎抗戰(zhàn)新聞史與地方新聞史的有機結合
 ——讀《桂林抗戰(zhàn)新聞史》
 ◎半個世紀的廣播情
 ——懷念廣播先驅溫濟澤
 ◎我校入選《中國大百科全書》的三位名師
 ◎在“中華民國新聞史”開題報告會上的講話要點
 ◎《中國廣播電視通史》(新一版)后記
 ◎新中國廣播電視史學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建議
 ——在“廣播電視史學:機遇與挑戰(zhàn)”學術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探尋新形勢下廣播電視史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
 ——“廣播電視史學:機遇與挑戰(zhàn)”學術研討會綜述/張大鵬
 2015年
 ◎我校申請新聞學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回憶
 ◎半個世紀的情懷
 ◎半個世紀的師生情
 ◎《體媒人物——新中國體育新聞傳播口述史》序
 ◎毛澤東題詞從來不用印章
 ◎日本侵華廣播史略
 ◎《日本侵華廣播史料選編》出版說明
 ◎全面認識抗戰(zhàn)歷史大力弘揚抗戰(zhàn)精神
 ◎從零起步,從細入手,開展抗戰(zhàn)廣播史研究
 ◎中國抗戰(zhàn)廣播史略
 ◎二戰(zhàn)后軸心國多名主播被判重刑
 ◎1980年重新確定延安臺開播日期的回憶
 ◎在《百年中國新聞史料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會上的發(fā)言
 2016年
 ◎獲益終生一冊書
 ——我與胡華主編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參考資料》
 ◎師恩難忘感恩圖報
 ——悼百歲教授甘惜分老師
 ◎治學自述
 ◎趙玉明的新聞教育改革理念與實踐/劉英華劉勇锃
 ◎退休十年余熱在
 ◎從廣播電視研究到廣播電視學學科建設
 ——在廣播電視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夯實基礎繼往開來
 ——廣播電視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龐亮馮帆
 ◎哈爾濱廣播無線電臺開播事再談
 2017年
 ◎《中國現代圖像新聞史1919—1949》序
 ◎一個甲子的師生情
 ——兼祝方漢奇老師九十華誕
 ◎《中國抗戰(zhàn)廣播史料選編》出版說明
 ◎三談哈爾濱廣播無線電臺開播事
 ◎我與中國廣播電視史
 ——半個世紀的從教回憶
 ◎首屆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組建前后
 ◎新華社早期印章初探
 2018年
 ◎新中國第一代新聞教育家及其辦學思想探析
 ◎新中國第一代新聞教師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探究
 ◎新中國第二代新聞教師群體特征及其突出貢獻探析/馮帆
 ◎發(fā)揚晉綏新聞光榮傳統(tǒng)譜寫呂梁精神文化新篇
 ——2018年3月31日在“紀念《毛澤東對〈晉綏日報〉
 編輯人員的談話》70周年暨中國特色新聞學學科建設
 研討會”上的講話
 ◎弘揚晉綏新聞文化傳承呂梁革命精神
 ——訪中國傳媒大學趙玉明教授/常志剛
 ◎晉綏解放區(qū)與人民廣播
 ◎我與廣播電視工具書
 ◎踐行延安廣播傳統(tǒng)的榜樣
 ——雨過天晴憶老楊
 ◎田聰明同志與我校二三事
 ◎劉習良同志與《年鑒》的情緣
 ◎甲子憶芳華,我與中傳一起走過
 ——專訪“中國傳媒大學突出貢獻教授”趙玉明/尚新英程晨
 ◎新聞傳播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早期的回憶
 ◎關于開展新聞教師斷代群體研究的建議
 ——在“百年中國新聞教育:傳承與發(fā)展暨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
 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我與早期新聞研究所的片斷回憶
 ◎韜奮園丁獎評選的片斷回憶
 ◎改革開放40年新聞教育發(fā)展的八大亮點
 2019年
 ◎三次難忘的國慶活動
 [附]外一篇:我和齊越丁一嵐登上天安門城樓◎《新中國體育新聞傳播史(1949—2019)》序
 ◎趙玉明廣播電視史學思想研究/何婧哈艷秋
 ◎在從教6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新聞學院召開趙玉明、曹璐教授從教60周年紀念
 座談會/周利娟曹默
 【附錄一】《趙玉明文集》補遺(2007—2011年)
 ◎在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科獎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在學校研究生導師工作會議上的發(fā)言
 ◎趙玉明從事高教研究的標志性成果
 ◎周恩來題詞探析
 【附錄二】其他
 ◎《趙玉明文集》(第一、二、三卷)前言及目錄
 ◎《周恩來題詞記事暨研究文集》目錄
 ◎趙玉明教學研究工作簡況(續(xù))
 ◎關于趙玉明教授及其著作的相關評介
 ◎《趙玉明55年廣播電視史學道路研究》要目
 ◎《趙玉明廣播電視史學思想研究》要目
 ◎江山常在掌中看
 ——寫在《中國廣播電視年鑒》創(chuàng)刊30周年(略)
 (參見《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年第1期)
 ◎為全民族抗戰(zhàn)吶喊的中國廣播(略)(參見《炎黃縱橫》2017年第12期)
 ◎吶喊,上海廣播界的救亡圖強(略)(參見《檔案春秋》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