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高效語文學習理念。
★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特約學者團隊精心編寫。
★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常備的語文課程輔助讀物。
★兼具配套性+知識性+趣味性+啟發(fā)性。
配套性:與新版語文教材同步推出,根據(jù)課文篇目進行針對性編寫。
知識性:精選課文周邊知識,幫助師生了解每一課背后的知識海洋。
趣味性:打破刷題、死記硬背模式,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趣味。
啟發(fā)性:提供跨學科知識轉(zhuǎn)化的鑰匙,引導(dǎo)學生自發(fā)拓展認知領(lǐng)域。
★語文教育研究領(lǐng)域多位名師、專家共同推薦。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崔巒、中文未來教育集團創(chuàng)始人竇昕、語文教育名師陳思、人大附中語文名師劉成章、北京四中網(wǎng)!按笳Z文”教材編寫者孫悅、海淀區(qū)語文學科帶頭人黃祥昀、“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名著導(dǎo)讀與研究”項目負責人賈曉萌、上海向明中學高中語文名師顧月云、經(jīng)典導(dǎo)讀教育發(fā)起人曹郁等聯(lián)合推薦。
溫儒敏,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創(chuàng)所所長,中小學語文教科書(部編本)總主編。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大出版社總編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長,國務(wù)院學位委員會評議組成員,《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教育部授予“國jia級高校教學名師”,中國教育學會等機構(gòu)評選“當代教育名家”。
溫沁園,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曾任《中國文化報》編輯、記者,千龍網(wǎng)主編,F(xiàn)為酷讀文化總策劃,青少年圖書資深編輯、撰稿人。
鄭以然,北京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博士,現(xiàn)為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參與或主編多套中小學語文讀物。
第一單元
舌尖上的少數(shù)民族
——《大青樹下的小學》/002
咦,花兒去哪兒了
——《花的學!/007
私塾先生手里的戒尺
——《不懂就要問》/013
第二單元
岳麓秋深楓葉爛漫
——古詩三首/020
秋葉鋪成的夢幻小路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025
秋雨是公主的眼淚嗎
——《秋天的雨》/031
第三單元
我想年年唱歌給你聽
——《去年的樹》/044
幸福是什么樣的
——《那一定會很好》/051
牛肚子的往返票
《在牛肚子里旅行》/059
奶酪渣掉在地上了
——《一塊奶酪》/067
第四單元
愛,永遠屹立不倒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076
胡蘿卜先生,我想對你說
——《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082
當它開口的時候
——《不會叫的狗》/088
第五單元
特殊的乘客
——《搭船的鳥》/096
花兒也要睡覺
——《金色的草地》/102
第六單元
從天邊來的小舟
——古詩三首/108
打開大海的正確方式
——《富饒的西沙群島》/112
我們看海去
——《海濱小城》/118
森林里的“居民們”
——《美麗的小興安嶺》/125
第七單元
大自然的“小夜曲”
——《大自然的聲音》/132
去樹林里看看鳥兒
——《父親、樹林和鳥》/138
我要張貼一張“通緝令”
——《帶刺的朋友》/144
第八單元
這個孩子不簡單
——《司馬光》/152
一段往事,一種改變
——《掌聲》/157
鳥類王國中的大比拼
——《灰雀》/162
炮火中的醫(yī)生
——《手術(shù)臺就是陣地》/168
參考資料/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