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報》創(chuàng)辦于2013年,旨在推進國內經濟學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并鼓勵以多學科視角進行經濟問題的研究。近年來,國內政治經濟學的發(fā)展呈現出學派化、數理化、跨學科的多樣態(tài)勢,研究水平和研究實力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卷旨在系統(tǒng)地展示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在政治經濟學領域的優(yōu)秀研究成活,是了解國內政治經濟學研究進展的一個重要窗口。本書是該輯刊的第19卷,分為政治經濟學研究、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經濟思想史、經典文獻、經濟學人和學術書評,深刻總結了政治經濟學科史上重要學術流派及代表人物的思想、地位、影響和作用,并對未來的學術發(fā)展和現實情形作出展望。
		 
	
孟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學方法論。先后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1995年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職于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fā)展史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2003年晉職為教授。2007—2011年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輯,負責《復印報刊資料》的編輯出版工作。2017年轉任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曾先后在曼切斯特大學、牛津大學、京都大學、馬斯特里赫特聯合國大學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所(UNU-MERIT)任訪問學者。現任全國馬列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治經濟學年會總干事、《政治經濟學報》主編,以及國際知名出版物Research in Political Economy的編委。
 
政治經濟學研究 1
 馬克思分工理論爭議問題研究/李翀 3
 貧困成因的政治經濟學新探
 ——基于中美兩國反貧困措施和成效的比較研究/盧映西  16
 
 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29
 水平主義和結構主義的爭論與融合:后凱恩斯貨幣內生的理論史考察/袁輝 吳曉雅 31
 后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理論評述
 ——以拉沃的《后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新基礎》為例/駱楨  47
 貨幣與經濟周期分析的存量—流量一致模型
 ——一個基于國民賬戶體系的宏觀建模方法/陳達飛  邵宇  70
 
 經濟思想史  95
 趕超發(fā)展先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傳略/梅俊杰  97
 主流教材拜物教與經濟思想史的現代缺失/朱富強   147
 
 經典文獻  163
 管理革命與發(fā)展型國家:以美國農業(yè)為例/路易斯??弗雷格  威廉??拉佐尼克 165
 
 經濟學人 189
 信仰之光照耀探索真理之路 
 ——憶念老師衛(wèi)興華先生兼記《衛(wèi)興華傳》的寫作過程/孫詠梅 191
 
 學術書評 199
 資本主義美國向何處去?
 ——評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新作《人民、權力和利潤——一個不滿時代下進步的資本主義》/王蘭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