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主客觀的統(tǒng)一,這是朱先生晚年美學思想的核心。為了進一步論證,在《談美書簡》中,他特別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和人的整體性觀點。他認為馬克思主義給美學帶來的根本變革是從單純的認識觀點轉變到實踐觀點。從實踐觀點出發(fā),文藝也是一種生產勞動,是精神方面的生產勞動。在這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人發(fā)揮自己特有的本質力量來改造自然,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改造和提高。人與自然互相改造,互相提高,就促進了歷史向前發(fā)展。因此心與物不可偏廢,主體(人)與對象(物)是對立統(tǒng)一、相互推進的。”
《談美書簡》是朱光潛先生的暮年之作。針對二十世紀中后期美學界長期受到“左”的思想影響,朱先生重新思考了美學的一系列主要問題。這一時期,他經(jīng)歷了對馬克思主義學說從被動接觸到自覺而真誠地研究的過程,也以此為依據(jù),對自己的思想觀點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這本書既是朱先生對自己晚年學術思想的一次總體呈現(xiàn),也是在回顧自己一生學術歷程時的經(jīng)驗總結。
朱光潛,(1897—1986),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安徽大學等院校教授。參與籌辦《文學雜志》,并任主編。新中國成立后,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作協(xié)顧問。曾翻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萊辛《拉奧孔》、黑格爾《美學》、艾克曼所輯《歌德談話錄》等;著有《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美書簡》《西方美學史》《詩論》等;有《朱光潛全集》(20卷)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