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智商是由遺傳決定的,教育所起的作用極其有限!  
“經(jīng)過特殊訓練,成人能夠像嬰幼兒一樣記住周圍發(fā)生的事情! 
 “人天生會對賭博和性上癮!  
“測謊實驗其實是個騙局,根本不值得相信。”  
……  
以上的這些論斷,你會相信嗎?生活中那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一定是正確的、科學的嗎?你的眼睛是否經(jīng)常被生活中的假象所蒙蔽?翻開《心理學改變思維(第4版)》,你將恍然大悟。 我們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會被許多錯誤的信息所干擾。這些錯誤的信息可能來自社會媒體、電影、自助書籍、周圍的朋友......。那么如何分辨錯誤信息,排除它們的干擾,將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重要能力!缎睦韺W改變思維(第4版)》從心理學成熟的研究體系出發(fā),引出那些存在于生活中的典型問題,用批判性的眼光和視角挑戰(zhàn)我們的“成見”,讓我們形成科學思維和理性判斷的能力,獲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斯科特•利林菲爾德,埃默里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臨床理學科學協(xié)會主席,美國精神病科學研究會前任主席。曾榮獲“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獎”“歐內(nèi)斯特·希爾加德獎”。他的作品由于科學、趣味、生動而被眾多讀者所喜愛。代表作為《大眾心理學的50個知名假象》《洗腦:偽神經(jīng)科學的誘人吸引力》等。 
史蒂文•林恩,賓漢姆頓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因其學術成就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曾榮獲紐約州立大學校長獎。撰寫并主編了17本書,發(fā)表過230多篇期刊論文。 
勞拉•納米,埃默里大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研究室主任,兒童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又是該校思維、大腦、文化中心的副主任。
第1章	心理學與科學思維:日常生活體系   
1.1	什么是心理學?科學與直覺的對抗  
1.2	偽心理學:披著科學的外衣  
1.3	科學思維:辨別真?zhèn)? 
1.4	心理學的過去和現(xiàn)在:一個漫長而奇特的旅程  
第2章	研究方法:防止錯誤的重要保障   
2.1	良好設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2.2	科學的方法:技能的工具箱  
2.3	研究設計中的倫理問題  
2.4	統(tǒng)計:心理研究的語言  
2.5	評價心理學研究  
第	3	章	生理心理學:建構分析的水平   
	3.1	神經(jīng)細胞:大腦通信渠道  
	3.2	大腦行為網(wǎng)絡  
	3.3	內(nèi)分泌系統(tǒng)  
	3.4	腦定位:大腦的活動   
	3.5	先天與后天:是先天遺傳還是后天教育使你這樣做? 
第4章	感覺與知覺:我們?nèi)绾胃兄透拍罨@個世界   
4.1	硬幣的兩面性:感覺和知覺  
4.2	看:視覺系統(tǒng)  
4.3	聽:聽覺系統(tǒng)  
4.4	嗅覺和味覺:感官的官能  
4.5	我們的軀體感覺:觸摸、體位和平衡  
4.6	知覺:感覺與思維的融合  
第5章	意識:擴大心理探究的范圍   
5.1	睡眠的生物學理論  
5.2	夢  
5.3	其他感覺和不尋常經(jīng)歷的變化  
5.4	藥物和意識  
 
第6章	學習:教養(yǎng)是如何改變我們的?   
6.1	經(jīng)典條件反射  
6.2	操作性條件作用  
6.3	學習的認知模型  
6.4	影響學習的生物學因素  
6.5	時尚的學習策略:它們有用嗎?  
第7章	記憶:構建和重建我們的過去   
7.1	記憶是怎樣工作的:記憶流程  
7.2	記憶的三個階段  
7.3	記憶的生物學基礎  
7.4	記憶的發(fā)展:對個人歷史的獲取  
7.5	記憶由好變壞:錯誤記憶  
 
 
第8章	思維、推理和語言:讓我們開始討論	 
	8.1	思維和推理 	 
	8.2	最困難的思考:決策和問題解決 	 
	8.3	語言是如何工作的 	 
	8.4	書面交流:語言和閱讀的聯(lián)系 	 
 
第9章	智力與智商測試:爭論與共識   
9.1	什么是智力?概念混亂  
9.2	智力測驗:超常、中常和低常  
9.3	遺傳和環(huán)境對智商的影響  
9.4	智商的群體差異:科學家和政治家  
9.5	剩下的故事:智力的其他維度  
 
第10章	人類發(fā)展:我們是如何以及為什么改變   
10.1	人類發(fā)展的特殊觀點  
10.2	發(fā)展的身體:身體和運動的發(fā)展  
10.3	發(fā)展思維:認知發(fā)展  
10.4	人格發(fā)展:社會性和道德發(fā)展  
 
 
第11章	情緒與動機:是什么促使我們行動   
11.1	情緒理論:什么原因產(chǎn)生情緒  
11.2	非語言的情感表達:眼睛、身體和文化都可以表達  
11.3	幸福感和自尊:科學 VS 大眾心理學  
11.4	動機:我們的意愿和需求  
11.5	吸引力、愛和厭惡:它們的奧秘  
 
 
第12章	壓力、應對與健康:身心互聯(lián)   
12.1	什么是壓力?  
12.2	適應壓力:變化與挑戰(zhàn)  
12.3 應對壓力  
12.4	壓力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  
12.5	提高健康水平——減少壓力  
 
第13章	社會心理學:我們是如何以及為什么改變   
13.1	什么是社會心理學  
13.2	社會影響:從眾和服從  
13.3	幫助他人和傷害他人:親社會行為和侵犯行為  
13.4	態(tài)度和說服:改變觀念  
13.5	偏見和歧視  
 
 
第14章	人格:我們?nèi)绾纬蔀槲覀冏约?  
14.1	人格:什么是人格,我們?nèi)绾窝芯咳烁瘢? 
14.2	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理論的爭議和他的追隨者們  
14.3	行為主義和社會學習的人格理論  
14.4	人格的人本主義模型:第三力量  
14.5	人格的特質模型:行為的構成  
14.6	人格測量:測量及心理測量的誤區(qū)  
 
第15章	心理障礙:當適應出現(xiàn)障礙   
15.1	精神疾病的概念:昨天和今天  
15.2	焦慮相關的疾。航箲]和恐懼的不同方面  
15.3	心境障礙和自殺  
15.4	人格障礙和分離性障礙:混亂和分裂的自我  
15.5	精神分裂癥之謎  
15.6	兒童期疾病:最近的爭議  
 
 
第16章	心理學和生物學療法  
16.1	心理治療:來訪者和治療師  
16.2	頓悟療法:獲得理解  
16.3	團體療法:越多越熱鬧  
16.4	行為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改變適應不良的行為和想法  
16.5	心理治療有效嗎?  
16.6	生物學療法:藥物治療、電刺激與外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