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青年詩人談驍繼《以你之名》與《涌向平靜》后的第三部作品,主要收錄其2018年至2020年創(chuàng)作的詩歌,亦包括少許早年舊作與創(chuàng)作于2021年的新作。詩集共分五輯:第一輯“大地之上”多寫故鄉(xiāng);第二輯“人事音書”多寫親情;第三輯“語言指南”多寫觀念;第四輯“殘忍練習(xí)”多寫別離;第五輯“河流從不催促過河的人”多寫山川。
	詩人筆下的,幾乎都是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yàn)與人世際遇,卻呈現(xiàn)出豐富的詩意——他語言內(nèi)斂、行文簡潔、筆觸樸素,但情感飽滿、洞察細(xì)微、思緒敏銳,有一種思索后的澄明與經(jīng)歷過的了然。
		 
	
	“從生活的遺跡里,翻撿出生活的奇跡。” 詩人談驍厚積薄發(fā)之作,為山水立傳,為生命存照。捕捉尋常歲月中的動容瞬間,拾取瑣碎人生里的恒久意義。
 
	談驍,1987年出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湖北省文學(xué)院第12、13屆簽約作家。2006年開始詩歌寫作。作品發(fā)表在《人民文學(xué)》《十月》《詩刊》《花城》等雜志。2012年,出版詩集《以你之名》。2017年,參加詩刊社第33屆青春詩會,出版詩集《涌向平靜》,獲張家界國際旅游詩歌獎(jiǎng)。2019年,獲《長江文藝》詩歌雙年獎(jiǎng)。參加第9屆十月詩會。2020年,獲第5屆揚(yáng)子江詩刊青年詩人獎(jiǎng)、科爾沁詩歌獎(jiǎng)、第18屆華文青年詩人獎(jiǎng)。
	 
	 
	生活于機(jī)械復(fù)制時(shí)代的青年詩人談驍,正如本雅明筆下的拾荒者,善于將工業(yè)文明的重金屬點(diǎn)化為意味雋永的抒情磚瓦,他謙卑地彎腰進(jìn)而下蹲,虔誠地?fù)焓八鼈,熔化、重鑄、輸入血液,最終壘筑起田園遺跡甚至奇跡。在他的詩里,飛馳而過的火車于出神凝視中變得舒緩,推倒的老樓雖令人悲哀卻亦像翻耕后的田野,歲歲重復(fù)的春聯(lián)和代代輪回的嘮叨在汽笛的罅隙里不再單調(diào),變作令人心安的光輝和蟲鳴。談驍?shù)脑娬羞@種化百煉鋼為繞指柔的高超本領(lǐng)。
	——第五屆(2020年)揚(yáng)子江青年詩人獎(jiǎng) 授獎(jiǎng)詞
 
	輯 一:大地之上
	口 信 / 3
	露 水 / 4
	視 野 / 5
	過夜樹 / 6
	最后的田野 / 7
	硬 火 / 8
	李學(xué)榮和他的父親 / 10
	晴天才有傍晚 / 11
	最甜的梨是不是最好的梨 / 12
	山頂?shù)墓麑?shí)垂到街道 / 13
	大地之上 / 14
	水果還在山中 / 16
	華子魚 / 17
	雨 / 18
	磨 刀 / 19
	葉子最愛什么 / 20
	看攝影師桑德的一張照片 / 21
	酸李子,甜李子 / 22
	壽衣模特 / 23
	羽翼之下 / 24
	母親和女兒 / 26
	生碑十四行 / 27
	群山無名 / 28
	東亭花園 / 29
	推磨的人 / 30
	澆水的人 / 31
	漏雨之屋 / 32
	我們的灰 / 33
	一夜之間 / 34
	認(rèn)出桑樹 / 35
	醫(yī)院所見 / 36
	身后事 / 37
	看醫(yī)生 / 38
	在新育村 / 40
	追土豆 / 41
	爬 樹 / 42
	老成之歌 / 43
	沉默但還沉默得不夠 / 44
	去痛歲月 / 45
	 
	 
	輯 二:人事音書
	襁 褓 / 49
	成為父親 / 50
	我們的女兒 / 52
	早上醒來 / 53
	黃昏寂靜 / 54
	爸爸啊 / 55
	兩種淚水 / 56
	最好的夢 / 58
	有待形容 / 59
	母雞蘿絲去散步 / 60
	獨(dú)自游戲 / 61
	深夜的光 / 62
	我最喜歡的聲音 / 63
	父親和我們說起未來 / 64
	夜 路 / 66
	自動轉(zhuǎn)行 / 68
	春 聯(lián) / 70
	共此時(shí) / 71
	針線藝術(shù) / 72
	屋外的聲音 / 73
	百年歸山 / 74
	先 人 / 75
	軍大衣 / 76
	稻穗和稻草 / 77
	最初的記憶 / 78
	是我離開了他們 / 79
	人事音書 / 80
	二高山 / 82
	屋 檐 / 83
	恩施時(shí)間 / 85
	回鄉(xiāng)記 / 86
	 
	輯 三:語言指南
	我不會寫的詩 / 89
	虛 構(gòu) / 90
	方言認(rèn)出來的 / 91
	腌菜之詩,兼致春婷 / 92
	禾字旁 / 94
	像我這樣的人 / 95
	慢慢浮現(xiàn) / 96
	借 / 97
	琴 / 98
	蟲子的聲音我形容不了 / 99
	翻 譯 / 100
	完整性 / 102
	語言指南 / 103
	去百草園書店找老王 / 104
	說時(shí)遲 / 105
	我看著我 / 106
	插花課 / 107
	野芷湖詩章(組詩) / 108
	 
	輯 四:殘忍練習(xí)
	一片蛙聲 / 117
	土地廟 / 118
	再死一次 / 119
	殘忍練習(xí) / 120
	死亡如此醒目 / 121
	怎么生,如何死 / 122
	隔離生活 / 123
	燕子陪你 / 124
	為你準(zhǔn)備的淚水 / 125
	潛江的竹筍 / 126
	已經(jīng)在黑暗中待了很久 / 127
	逝 者 / 128
	解封時(shí)武漢的月亮 / 129
	燕子的愛情 / 130
	陽臺生活 / 131
	由遠(yuǎn)及近 / 132
	獨(dú)自進(jìn)山 / 133
	八分山記 / 134
	生的步履,死的旅途 / 135
	閃電抓拍 / 136
	 
	輯 五:河流從不催促過河的人
	河里沒有魚只有釣魚的人 / 139
	河流從不催促過河的人 / 140
	江 水 / 141
	巡司河 / 142
	涌向平靜 / 144
	看海記 / 145
	大海搖晃 / 146
	海邊打水 / 147
	西峽外 / 148
	西和山中 / 149
	五祖寺后山 / 150
	大地之心 / 151
	沙漠和甲蟲 / 152
	沙子簡史 / 153
	吉祥密乘大樂林寺的一個(gè)下午 / 154
	草原遇雨 / 155
	走 馬 / 156
	老祖寺山行 / 158
	九真山上 / 159
	河流史 / 160
	 
	后 記 / 161
	 
 
	山頂?shù)墓麑?shí)垂到街道
	 
	我有過勉為其難的生活,
	在山頂踮起腳尖,
	果實(shí)壓低樹枝,仍然掛在高處。
	在街上追一輛公交,
	只差十幾米,我就要追上它。
	睡夢中也伸出過手,
	以為美好在握,醒來才發(fā)現(xiàn)
	是虛無賦予我形狀。
	我知道有夢是因?yàn)閰T乏,
	那讓人奔跑的,最后讓人止步,
	而山頂?shù)墓麑?shí)一直垂到街道,
	終于伸手可及了,卻再無
	采摘的興趣。滿樹的果實(shí)啊,
	眼看是滴露的櫻桃,伸手是無常的懷抱。
	 
	2018年5月20日
	   
	襁褓
	 
	女兒從產(chǎn)房出來,
	裹著一床藍(lán)色包被,
	這是她最初的襁褓:包裹嚴(yán)實(shí),
	留下半臂的空間,供她手腳伸展。
	伸展即觸碰到邊界,像在母親腹中,
	一種熟悉的束縛之感,讓她止住啼哭。
	她觸碰到的會越來越多,
	直到一切都是束縛;
	她的襁褓會漸漸變大,
	直到四周空蕩蕩,
	像她的父母,像她即將遇到的每一個(gè)人,
	沒有什么可以憑借,
	無人聽我們啼哭,
	那可以縮身的都是襁褓,
	都是為我們隔絕外物但連通人世的子宮。
	 
	2019年1月2日
	 
	借
	 
	借一碗面,借兩個(gè)雞蛋,
	給客人一頓體面的晚餐。
	借一把傘,沒有傘就借一個(gè)斗笠,
	頭頂?shù)挠曷曌屇阃浟四_下的泥濘。
	借一個(gè)屋頂,借外公外婆蒼老之前的幾年,
	你無從感受父母之愛,他們也無暇享受天倫之情。
	借書本中的死知識,借生活里的活道理,
	你終于長大了,成為一個(gè)人:
	似乎不需要借什么,就可以完成自我。
	在野芷湖邊,在一個(gè)亮著燈的房子里,
	你陪著母親、妻子和女兒,
	你不知道從哪里借來的兒子、丈夫、父親身份,
	只是把他們捏合成一個(gè)戰(zhàn)栗的人。
	 
	2020年12月28日
	 
	閃電抓拍
	 
	拍雨時(shí)拍到一道閃電,
	剛從云朵中起身、身體尚未展開的閃電,
	我深知描繪閃電之難,不僅在于
	時(shí)間短促,還因?yàn)槎檀僦械臐舛取?/span>
	那光芒,說不清是為了自證其有,
	還是想讓萬物顯形。
	被照亮的梧桐,盡力穩(wěn)住樹冠,
	被照亮的鐵軌,有火車經(jīng)過的顫抖……
	閃電從不單獨(dú)出現(xiàn),雨早就在下了,
	接下來還有雷聲,以及更多的閃電——
	天空陰郁,我不知道它們將從哪里現(xiàn)身,
	我會因那光芒太盛而閉眼,
	我會為那照亮的瞬間而站在風(fēng)暴的中央。
	 
	2020年7月1日
	 
	河流史
	 
	我最喜歡的三條河,
	依次是伍家河、清江和長江。
	伍家河在回龍觀匯入清江,
	清江在宜都匯入長江。
	我的一生就是流水的一生,
	在伍家河邊出生,在清江邊長大,
	最后停在長江邊,看著江水遠(yuǎn)去……
	清江的水在里面,伍家河的水在里面,
	我過往的生活因此沒有消散無形,
	它們在流水里,我隨時(shí)可以取出一杯,
	它們在流水里,繼承了一個(gè)少年的意志,
	去更遠(yuǎn)處,過他想象了無數(shù)遍的壯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