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相信達爾文》將遺傳學、古生物學、地質(zhì)學、分子生物學及解剖學現(xiàn)代研究結(jié)果的許多線索編織在一起,嚴謹而優(yōu)雅地證明了為什么說演化論不止是一項正確的理論,更是一個事實?茖W家不會輕易使用正確這個詞,但在杰里的解釋下,我們明白了為什么在談?wù)撨_爾文學說的時候生物學家們很樂意這么說。達爾文學說是正確的,不是因為專家這樣認為,也不是因為有什么世界觀如此宣稱,而是因為有不可辯駁的證據(jù)證明著這一點。關(guān)于達爾文學說有許多卓越的著作,但這一本與眾不同??它使用*的證據(jù),清楚、詳細地解釋了演化論,不容置疑。
首先,《為什么相信達爾文》是寫給那些相信或基本相信達爾文的讀者的。正如作者科因所說:對于那些純粹基于信仰原因反對達爾文學說的人,沒有什么證據(jù)能說服他們信仰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科因?qū)Υ茖W的態(tài)度是嚴謹?shù)模膶懽魍ㄋ锥挥腥の?纯埔驅(qū)M化論的證據(jù)如數(shù)家珍,讓我重拾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科學是有趣的,世界之大,仍有許多故事有待我們探索。
再版譯序
2009年的時候,我還在美國的霍華德休斯醫(y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做博士后科學家的工作,具體的實驗室地點在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物理學系。當時,經(jīng)科學松鼠會的桔子介紹,我得到了翻譯Why Evolution Is True?的機會,也就有了2009年出版的《為什么要相信達爾文?》這本書。
于我而言,這本書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它是我科普工作的一個重要開端,讓我接觸到了圖書制作出版這個領(lǐng)域,開啟了我此后更多科普圖書翻譯與寫作的大門。然而,在十多年后回頭來看自己當年的譯本,無論是語言的使用還是表達的心態(tài),都還顯得非常稚嫩。書中既有語言方面的問題,也有知識方面的問題,的確需要加以修訂。
所以,我很感謝上海譯文出版社能夠再版Why Evolution Is True?一書,更要感謝他們?nèi)匀蛔屛襾碜鲞@本書的譯者,給了我一個更正自己的機會。我很珍惜這個機會,對全書做了一遍仔細的校對和修訂,包括一些重要的更正和很多文字上的改變。
如果你曾經(jīng)讀過之前的譯本,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新譯本的變化在于:evolution一詞從之前的演化都改譯為了進化。我相信,很多愛好科學的讀者大概會對這種改變感到困惑,仿佛有種開歷史倒車的感覺。但是,將evolution譯為進化絕不是因為我因循守舊或心血來潮,而是我一直以來的科學主張,其背后有著科學的原因。
關(guān)于這個翻譯問題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清朝末年嚴復先生所著的《天演論》一書。對于這段歷史,演化譯法的支持者們已經(jīng)在近年來做了諸多挖掘,我就不在此贅述了。而支持演化的核心觀點不在于演化的正確性,更多的反而是在針對進化的錯誤性,也就是大家常常能看到的一種說法:evolution不是從低等到高等,不是從簡單到復雜,所以不是一種前進,不應譯為進化。
evolution不是從低等到高等,不是從簡單到復雜這一部分確實沒有錯誤。當然,不得不承認的是,很多人對于達爾文學說的誤解也恰恰在于此,以為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復雜就是進化。倘若真的如此,那世界上早就不該有細菌這種存在了,因為它們太低等、太簡單,早就該進化掉了。毋庸諱言,evolution的確不是從低等到高等,不是從簡單到復雜。
但是,這并不等于說evolution是沒有方向的。
在本書中,作者杰里科因特別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對于達爾文學說廣泛的一種誤解當然是如下這種觀點:認為evolution中的一切都是偶然發(fā)生的,意外發(fā)生的。事實上,主張將evolution譯為演化,恰恰是放大了、強調(diào)了這種偶然性意外性,或者用一個更科學的詞隨機性。
那么evolution到底是什么呢?作者杰里科因在本書中指出,evolution的主要驅(qū)動引擎是自然選擇,而這一過程由兩個因素構(gòu)成:隨機性(randomness)的突變,與規(guī)則性(lawfulness)的選擇。基因的突變都是隨機發(fā)生的,但哪一種突變會帶來生存和繁殖的優(yōu)勢呢?這要靠自然環(huán)境的選擇,是有規(guī)則的事件,而非隨機性的。
我更愿意用一句話來概括:進化就是對于隨機性突變的非隨機性選擇。
也正因為此,所有的進化永遠都是向著更適應環(huán)境的方向前進的。在自然界中,你會發(fā)現(xiàn)鴕鳥那退化的翅膀、鯨魚那退化的后肢、鼴鼠那退化的眼睛,以及我們自己那退化的尾巴和闌尾。但是,這些不是倒退,而是前進,是為了更適應它們在新環(huán)境(相對于其祖先的生存環(huán)境而言)中的生存而發(fā)生的進化。
那么,在隨機性的突變與非隨機性的選擇之間,誰更重要呢?顯然,兩者都重要,因為缺了其中任意一個因素都不再能夠?qū)崿F(xiàn)進化。但是如果非要區(qū)分一下重要性的話,我認為非隨機性的選擇更重要。
事實上,隨機的事情天天都在發(fā)生。量子力學告訴我們,上帝每時每刻都在擲骰子。隨機大概是這個宇宙中不欠缺的事情了,甚至可能是這個宇宙的本質(zhì)。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向著隨機的方向狂奔,也就是熵增。當一切都徹底隨機了,沒有差別了,也就熱寂了那或許是我們這個宇宙的宿命。
但是,生命的世界恰恰是對抗熵增過程的。從單個個體內(nèi)部的有序度,到生命分子的有序度,甚至遺傳信息的有序度,在生命的每個層面上都是悖逆熵增的。從生命整體的進化史來看亦是如此。生命的發(fā)展進程從來不是被隨機這個詞主宰的。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隨機的進程不可能得到各種如同是被設(shè)計出來的神奇生物。
從更實際的角度來說,隨機性的突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頻度之高遠超一般人的想象。根據(jù)現(xiàn)有的研究,人體每一個細胞在一天之內(nèi)就會遭受2萬次以上的DNA損傷(不同的研究給出的具體數(shù)字不同,但都在萬這個數(shù)量級上)。雖然這些損傷中的相當一部分能夠被細胞自我修復,但仍有一些損傷得不到正確的修復,特別是雙鏈斷裂等損傷幾乎是無法修復的。這些損傷在細胞下一次分裂復制基因組時就會以突變的形式固定下來。所以說,對于地球上的生物而言,突變是一種常態(tài),每時每刻都發(fā)生在每一個細胞中。
相對而言,非隨機性的選擇卻不常有。只有當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的時候,選擇才會開始起作用,對各種已經(jīng)積累在物種基因庫中的突變進行篩選,令適者得以生存。但是,環(huán)境并不是總在發(fā)生變化的至少在人類出現(xiàn)在地球上并猛烈改造環(huán)境之前是這樣的。無論是一座山地的隆起,還是一道海峽的出現(xiàn),都要歷經(jīng)千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正如書中所說,進化在地球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是一種穩(wěn)態(tài),是不變的,只有少數(shù)情況下才需要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
因此,從常見與罕見的角度來看,在evolution的過程中更為本質(zhì)的是非隨機性的選擇。因而,只有進化這個譯法才能體現(xiàn)這一本質(zhì)性的有向選擇,而演化則未免忽視了這一本質(zhì),反而強調(diào)了一種無論evolution與否都會存在的常態(tài)。
關(guān)于進化與演化的翻譯問題,限于篇幅,我只能粗略討論到此。不過,如果你仔細讀完本書,大概就會認同我的觀點了。
實際上,我當年的譯本中也使用的是進化一詞,但后來在出版社邀請審看譯稿的學者的堅持之下才全部改為了演化。如今有機會再次翻譯這本書,我希望能夠以我的文字來表述我的科學觀點。
由于這本書的引領(lǐng),我多年來一直在參與科普翻譯的工作,愈發(fā)覺得科學文章的翻譯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情。姑且不論漢英兩種語言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的差異,以及很多詞匯在兩種語言中引申含義的細微差別,單是各種生物學專業(yè)術(shù)語的譯法就讓人頭疼不已。
說起翻譯不當,進化排不到名。要說遠的,protein是生命基礎(chǔ)性的本原物質(zhì),這個本原的詞根含義怎么就變成了從蛋清里來的蛋白質(zhì)?要說近的,prion只是一種有感染性的蛋白質(zhì),根本不是一種病毒,這個蛋白質(zhì)與感染拼合而成的詞翻譯過來怎么就有了朊病毒之名?在我看來,相對于進化與演化之爭,上述這些翻譯不當?shù)恼`導性更大,更應該被更正過來。
然而,表達概念的語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概念本身。無論譯為進化或演化,都不能改變進化這一事實,以及進化論本身的核心思想,而這才是本書的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科學內(nèi)容。
相應地,當你表述進化論時,并不會因為你使用了演化一詞或進化一詞就能代表你真正地理解進化論的內(nèi)涵。事實上,正如我當初在本書的譯后記中所指出的:我們在進化論的教育和普及方面仍然停留在一些老舊的觀念和材料上,完全沒有涉及近年來一些重要的全新研究成果。從這個角度來講,本書的再版仍是極有必要的,因為它能為我們帶來現(xiàn)代生物學視角下對進化論更全面的解讀。
葉盛
2020年3月于北京
杰里A.科因曾于哈佛大學隨理查德萊旺庭和斯蒂芬杰伊古爾德學習,過去二十年中一直任芝加哥大學生態(tài)與進化學系教授,從事進化遺傳學的研究?埔蚪淌谑鞘澜绲倪M化生物學家之一,也是進化界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為《新共和》《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和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的固定撰稿人。
《為什么相信達爾文》將遺傳學、古生物學、地質(zhì)學、分子生物學及解剖學現(xiàn)代研究結(jié)果的許多線索編織在一起,嚴謹而優(yōu)雅地證明了為什么說進化論不止是一項正確的理論,更是一個事實。
再版譯序
原書序
引言
章 什么是進化
第二章 巖石之書
第三章 進化的殘跡
第四章 生命的地理學
第五章 進化的引擎
第六章 性別怎樣驅(qū)動進化
第七章 物種的起源
第八章 人類的起源
第九章 進化復興
注釋
術(shù)語表
擴展閱讀
譯后記
參考文獻
插圖版權(quán)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