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和人自身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視域。視域既滲入了多樣的觀點,又蘊含了考察問題的不同角度,后者具體表現為經驗與超驗、技與道等分野。以智慧的追尋為指向,哲學的沉思一方面以世界之在與人的存在為對象,從而具有普遍的品格,另一方面又表現為對性與天道的個性化追問。作為對世界較為一貫、穩(wěn)定的看法,視域不僅包括認識論意義上對世界的理解,而且也涉及價值觀意義上對待世界的態(tài)度。
楊國榮著作集新增訂版,共17種,批8種于2021年5月7月出版,第二批共9種,擬于2021年12月出版。全書目為:
道論
倫理與存在道德哲學研究
成己與成物意義世界的生成
人類行動與實踐智慧
認識與價值
政治、倫理及其他
哲學的視域
哲學:思向何方
歷史中的哲學
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研究
再思儒學
孟子的哲學思想
莊子的思想世界
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
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
實證主義與中國近代哲學
科學的形上之維中國近代的科學主義的形成與衍化
楊國榮,華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教育部重點人文研究基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第六屆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倫理學、形而上學等,出版學術著作近20種,多種論著被譯為英文、韓文,在Indian?University?Press、Brill?等出版。主要學術兼職包括國際形而上學學會(ISM)主席、國際哲學學院(IIP)院士、國際中國哲學史學會(ISCP)會長。
引言
哲學的二重品格
問題與方法
人的完成及其多重向度哲學視域中的教育
價值觀念的內涵
以人觀之與以物觀之生態(tài)問題的哲學意蘊
形而上學及其他對若干哲學問題的回應
人與世界:基于事的考察
作為哲學的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問題及其衍化
認同與承認
道與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中的人性問題
中國哲學中的理性觀念
歷史中的諸子之學
中國思想史中的公正觀念
形上原理與價值原則《老子》哲學中的道與自然
宋明理學的內在論題及其哲學意蘊
分析哲學與中國哲學
現象學:哲學進路及其意義
附錄
進路與視域對相關問題的回應
后形上學時代的形上之思楊國榮教授訪談
2021年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