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孩子的藝術史—20世紀西方作曲家的故事(百班千人推薦書目)
定 價:30 元
《寫給孩子的藝術史20世紀西方作曲家的故事》講解了十幾位西方著名作曲家的跌宕人生和奇特的音樂實驗及不朽的音樂創(chuàng)作故事,作者用獨特的視角解讀了這些不朽的音樂家,語言風趣生動,并配有作者罕見的生活照片及創(chuàng)作手稿。書中穿插知名插畫家手繪漫畫插圖,還設計有各種腦洞大開的問題來啦及音樂小游戲,可以使孩子領略不同的音樂世界。
國內*的作者團隊本系列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國內藝術史論專家張敢教授領銜主編,由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校的教授、博士生團隊為中國孩子量身打造,同時邀請富有一線教學經驗的小學教師梳理語言,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兼具嚴謹和生動,同時接地氣,符合國情。
生動有趣的內容本系列精選中外藝術非常重要、極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將藝術故事與藝術家的人生歷程完美融合,孩子在閱讀故事的過程中,自然吸收藝術養(yǎng)料,同時藝術家的奮斗精神也會滋潤孩子的心田,幫助孩子實現自然、無痕勵志。
引人入勝的游戲模塊設計考慮孩子的閱讀心理,設置了很多吸引其的注意力的板塊:可以動手操作的藝術小游戲,腦洞大開的問題來了,幽默搞笑的四格漫畫,簡潔明了的TIPS,跳躍思考的延伸閱讀……把游戲融入藝術知識的學習中,為孩子們建構多角度、立體的知識體系。
安全、環(huán)保的印裝書角全部采用圓形模切,且厚度適中,紙張色調柔和,全部大豆環(huán)保油墨印刷,裝幀設計精美,確保孩子們提高審美的同時,可以輕快、安全的閱讀。
本套叢書由國內藝術史論權威專家中央美術學院邵大箴教授、中國美術學院杭間教授聯(lián)合推薦!
早在 20 世紀初,王國維、蔡元培、魯迅等人就深切地意識到了美育的重要性,并大力倡導和踐行。然而,中國在20世紀頻仍的戰(zhàn)火和政治動蕩讓文化的正常發(fā)展都難以為繼,更遑論美育。隨著20 世紀末21世紀初中國的崛起, 人們意識到中國的發(fā)展必須以創(chuàng)新為基礎,而不能依賴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與制造。藝術的核心價值就是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對文化的認識、思考和理解,加強美育恰好順應了中國發(fā)展的潮流,實為大勢所趨。
美育的內涵非常豐富,它包括了美術、設計、音樂、舞蹈、戲劇和影視等各個藝術門類。美育的目的不僅是讓人會 畫幾筆畫,唱幾首歌,會幾種樂器,而是像蔡元培所說: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yǎng)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己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其實,美育還可以培養(yǎng)一個人對待生活中的事物與工作的態(tài)度。愛美之人對待工作一定是精益求精的,無法容忍些許瑕疵。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很多丑陋的事物都是因為缺少這種追求完美的精神導致的。因此,一個健全的社會需要人們有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品位和專精的工作精神,這才是一個健全人格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而這種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一定是從小開 始的,因此針對兒童的美育就顯得非常重要而迫切。
那么,如何對孩子進行美育呢?其實美育的方式是靈活而多元的,可以讓孩子們去美術館看展覽,去劇場欣賞戲劇和音樂,通過互聯(lián)網、圖書館獲取各種關于藝術的知識等等。然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簡便也有效的方式。這就需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普及性讀物。事實上,普及性讀物是難寫的,因為只有真正理解藝術的人才能深入淺出地把問題講明白,才能正確引導孩子們的興趣。
這套叢書是在山東美術出版社的倡議下編寫的,能否被小讀者們認可,是我們關切的。真心希望能夠得到小讀者們的反饋,也讓我們能夠不斷完善,把書編得更好,共同為中國的美育做一點貢獻。
主編:張敢,美術史論專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F為《清華美術》主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美術理論委員會秘書長。代表作有《藝用解剖》《華盛頓國家畫廊》《歐洲19世紀美術》《外國美術史簡編》。
分冊作者:姜蓓雅,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視唱練耳教研室教師,師從姚恒璐、羅新民教授,F出版書籍有《視唱練耳高考輔導教程》《樂理的教與學》《米拉的音樂歷險》等。
插畫:老老老魚, 第四屆中華區(qū)插畫獎冠軍,自由插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