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負氣成今日:柳如是與她的愛人們(晚明最深情的女子,用氣節(jié)和愛演繹一生!)
定 價:36.8 元
柳如是(1618-1664),晚明女詩人,秦淮八艷之首,浙江嘉興人,字如是,小字蘼蕪,本名楊愛,后改名柳隱,因喜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句,故自號如是,后又稱河?xùn)|君、蘼蕪君。幼時被賣為婢,后墮入青樓,嘗與宋征輿、南明復(fù)社領(lǐng)袖陳子龍相戀,無果,24歲嫁與文壇領(lǐng)袖錢謙益。 清軍入關(guān)后,揮師南下,兵臨南京,柳如是勸錢謙益與之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良久,曰:“水太冷,不能下!比缡恰皧^身欲沉池水中”,為錢謙益所阻。后錢謙益降清,但在柳如是的影響下,不久即辭官回鄉(xiāng),與其一起秘密從事反清活動。 康熙三年,錢謙益死后34天,因不堪家事糾紛,柳如是自縊身亡,是年46歲。 柳如是生于清貧之家,長于明清易代之際,為人放誕不羈,才華絕代,著名學(xué)者陳寅恪在讀過她的詩詞后,“亦有瞠目結(jié)舌”之感,晚年更是不惜以目盲腿臏之軀,不憚辛苦,積十年之功,口述而由助手黃萱女士筆錄成《柳如是別傳》一書,煌煌八十余萬言,曲幽旨遠,誠為蘼蕪君的異代知己。
柳如是,秦淮八艷之首,一個不被世俗所羈的奇女子。 她,敢愛,敢恨,敢死;能書,能畫,能詩。 因了她,那個時代的所有男人都黯然失色。 300年后,一代國學(xué)大師陳寅恪仍對她感佩不已,寫下洋洋80萬言書 到底是什么賦予了她如此魅力?《一生負氣成今日:柳如是與她的愛人們》將為我們還原這個傳奇女子不同尋常的一生。本書將柳如是的詩文與經(jīng)歷巧妙交織在一起,通過蘇枕書那溫婉雅致的文字娓娓道來,讓我們透過這些清新溫潤的文字,去聆聽柳如是與她的愛人們之間那些繾綣旖旎的風(fēng)月往事,去品味那些滲透于三百多載詩文間的悲喜情懷,去感受那個嘴角帶著一絲倔強笑意的女子的才情與熾愛,去追憶那段在秦淮河畔畫舫凌波的漿聲中吟詩揮墨、撫琴舞袖的舊時光。
蘇枕書,生于春日,江蘇南通人。作品風(fēng)格沉靜舒展,戀舊,喜閱讀。為《花溪》、《南風(fēng)》、《新蕾》等雜志新銳作者。出版短篇小說《相見歡》、長篇小說《連生》、《闌珊》等多部作品。 現(xiàn)留學(xué)于日本。
第一章 點點香魂清夢里?懊儂001“是誰家少俊來近遠,敢迤逗這香閨去沁園,話到其間靦腆。他捏這眼,奈煩也天。咱這口,待酬言!碧窗迩甯,畫眉心事。柳如是只是惺惺初開眼,開辟鴻蒙第一個見到的就是陳子龍。筆墨詞章,書紙堆疊,她聽從他,順服他,模仿他,為之沉醉癡迷。縱然情深不壽,她也要“何如長作一心人,白頭至死不相絕”。 01 折梅 02 潭水 03 斷弦 04 劍氣 05 秋夕 06 洛神 07 南樓 08 風(fēng)箏 09 暮春第二章 桃花得氣美人中?流離051昔日滿目歡情恩愛,照見今日孤寂冷落,所有的溫存好夢,原來都會化作灰煙。柳如是后來是否回想過,她人生中另一端因緣的開始,冥冥之中仍然與陳子龍有關(guān)?在這一刻,她與他已如錯身而過的星辰,各自去往完全不同的彼端。那廣袤無際的宇宙中,天河寂靜且輝煌,他們被隔開,永無相逢之日。 01 懷人 02 送別 03 詩稿第三章 珍重君家蘭桂室?初訪077后人回想起柳如是,總會提及她儒生裝束、一葉小舟翩然到訪虞山半野堂的風(fēng)姿。在人們的回憶與想象中,那時的她如此風(fēng)華絕代:蘼蕪脈脈柳疏疏,想見文君放誕初。柳如是留下了那樣多的詩句,似乎連名震江左的文壇宿儒在她跟前也黯然失色。 01 初見 02 同舟 03 除夕 04 珍重 05 元日 06 賞梅 07 上元第四章 為君開作合昏花?結(jié)縭119略一恍惚,柳如是就能看到逝去光陰中的自己,那些如履薄冰的日子,永遠沒有明天,每一個今天都是昨天的重復(fù)。與錢牧齋走到花燭合歡的一日,如同一幕千回百轉(zhuǎn)、步步驚心的戲劇。多年以后,她是否仍能記得那一日的韶華盛極?那一夜的燈燭太明亮,是否灼痛了她的雙目?或者這是她生命中最亮烈的時刻,好似煙花綻放到天幕最高處。 01 元夕 02 鴛湖 03 兩地 04 有美 05 綠萼 06 春分 07 黃山 08 來歸第五章 風(fēng)床書亂覓搔頭?絳云157很多年后,柳如是回想起過去的年光,依然覺得最為清寧恬靜的歲月,永遠留在崇禎十四年來歸虞山后,至崇禎十七年甲申國難為止的這段時日。她總不能阻止自己反復(fù)重溫那些流逝的日夜,仿佛那是她所有希望的來處。 01 說劍 02 病中 03 瓶花第六章 不唱卿家緩緩吟?劫灰169亂世的流離、變動、生死,細化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片段,其實仍是細水長流的消磨。十年生老病死,八苦交煎。柳如是有很多機會死去。如果當(dāng)年與陳子龍在一起,那么她應(yīng)該在順治四年的五月殉節(jié)。如果崇禎十四年的冬天她真的病死,那么她現(xiàn)在的墳頭應(yīng)已芳草萋萋。如果甲申乙酉她能隨牧齋死節(jié),那么就不會有女兒,大概也不會有剪落的殘燭,就不會有絳云樓的大火。而現(xiàn)在她還活在人間。這個無論有多么深重的傷痛都可以淡忘乃至消弭的人間。 01 閨閣 02 國難 03 玉京 04 絳云 05 離散第七章 一剪金刀繡佛前?入道195所有的希望幻滅后,柳如是依然留有一雙眼睛看著人間。然而再好的如花美眷,終抵不過似水流年。多少姹紫嫣紅,都付與了斷井頹垣。錢謙益老了,柳如是也老了。康熙二年秋,四十六歲的柳如是剪發(fā)遁入空門?墒,佛真的能度她么? 01 金甌 02 式微 03 紅豆 04 不歸第八章 還記得舊時飛絮?燼余209沒有人知道柳如是最后一刻想到了什么,也許是很遠的過去,也許是二十五年間的光景,也許只是某一個瞬間,那驚鴻一瞥。又或者她什么都沒有想,她在戰(zhàn)栗,在悲傷,在恐懼,她充滿絕望。她從那一道被隔開的空間里看到了生死的界限。她從未有過僥幸,卻沒有料到這樣的倉皇凄慘,連最后的作別也沒有。 01 歲除 02 文債 03 家難末章 踏青先上柳娘墳?余音223離柳如是最近的時候,是看到她的《月堤煙柳圖》?吹剿墓P墨,她的畫跡,第一次有怦然心動之感:原來她是這樣近的,她的畫就在我的眼前。原來三百余年的流光并不漫長,那紙上墨跡猶新,仿佛那煙柳風(fēng)花正是昨日剛剛見過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