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馬克斯韋伯自1919年起在慕尼黑大學所作一系列講演的筆記匯編!督洕ㄊ贰穼φ麄世界經濟演變特別是對資本主義起源(這是韋伯畢生關注的課題)所作的全局性思考與宏觀解繹,超越了前人的思想深度,對于我們現(xiàn)在探討現(xiàn)代化的條件、前提、模式與道路,比較東西方文化,均有一-定的意義。
本書分別考察了前資本主義的農業(yè)、工礦業(yè)、商業(yè)及現(xiàn)代資本主義興起的經濟導因與文化根源,探討典型的日耳曼定居制度的傳布、演變及其內容,也將日耳曼農村組織與蘇格蘭敞地制度、俄羅斯米爾(村社)土地制度、中國的井田制、印度的村落等作了比較研究,后指出:關于原始人的經濟生活確實無法作出任何概括的論斷。如果我們就歐洲影響所未觸及的人口中去尋求答案,我們總是發(fā)現(xiàn)彼此相差懸殊,而毫無一致之處。
德文原版是在韋伯逝世后,在韋伯遺孀瑪莉安妮的主持下,由兩位德國學者赫爾曼和帕爾伊整理出版的。英譯本則由著名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學派的開山鼻祖弗蘭克奈特于1927年譯成英文。20世紀60年代初翻譯家姚曾廙先生根據奈特的英譯本將此書翻譯成中文,以《世界經濟通史》的書名出版。此次出版由著名經濟學家韋森校完善。
在近現(xiàn)代人類思想史上,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占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地位。作為一個思想深邃、視野廣闊和見解獨到的思想巨人,韋伯已對世界現(xiàn)代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各界產生了巨大和深遠的影響,以至于有的論者把他視作為與馬克思(Karl Marx)和涂爾干(Emile Durkheim)齊名的三大思想家和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之一。對此,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曾評價道:在我看來,韋伯是站在西方文明發(fā)展的轉折點上。他看到了古老體系的解體,并抓住了它的實質,而這是他同時代的人所不能做到的。對于構思科學發(fā)展的方向,韋伯做出了比其他任何名人都更多的貢獻。這個新的方向預示了把握即將到來的新社會的根本意義。(轉引自漢諾福根:《馬克斯韋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163頁)
韋伯對西方思想界的巨大影響,首先是經由帕森斯譯介韋伯的著作而在美國發(fā)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韋伯的影響經由出口轉內銷的方式,重新回復到德國本土和歐洲學界。在德國和歐洲的學者重新認識到韋伯思想重要性的同時,一些德國學者也開始從韋伯本人的文本脈絡、思想淵源、時代歷史背景以及韋伯的家庭生活和個人精神歷程等多維視角來重新解釋韋伯,從而發(fā)生了一個祛韋伯美國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也曾有人對帕森斯把韋伯塑造成社會學家的做法提出異議。這里,且不管是否應該把韋伯視作為一個社會學家、一個法學家、一個經濟學家,還是一個經濟史學家,但迄今為止,還似乎無人懷疑韋伯在人類現(xiàn)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隨著韋伯一些學術著作和生前的手稿的整理出版,以及隨著國際學術界和文化界對韋伯思想研究的深入,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韋伯思想世界。并且,這個韋伯思想世界是如此的博大紛雜、深邃繁復和撲朔迷離,以至于當代許多研究者都把韋伯的著作和有關韋伯研究的文獻,視作為一種巨大的學術資源和理論思想的采礦場,而這部〈經濟通史》,無疑也是韋伯存留在人類學術思想資源礦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馬克斯韋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韋伯初在柏林洪堡大學開始教職生涯,并陸續(xù)于維也納大學、慕尼黑大學等大學任教。他對于當時德國的政界影響極大,曾前往凡爾賽會議代表德國談判,并且參與了魏瑪共和國憲法(即魏瑪憲法)的起草設計。
譯者簡介:
姚曾廙,翻譯家。
英譯者原序
德文版編者序
篇 家庭、氏族、村落和莊園(農業(yè)組織)
章 農業(yè)組織和農業(yè)共產主義問題
第二章 財產制度和社會集團
第三章 領主產權的起源
第四章 莊園
第五章 在進入資本主義以前西方各國農民的地位
第六章 莊園的資本主義發(fā)展
第二篇 資本主義發(fā)展開始以前的工礦業(yè)
第七章 工業(yè)經濟組織的主要形式
第八章 工礦業(yè)發(fā)展的階段
第九章 手工業(yè)行會
第十章 歐洲行會的起源
第十一章 行會的瓦解和家庭工業(yè)制度的發(fā)展
第十二章 作坊生產――工廠和它的先驅者
……
第二十九 章合理的國家
第三十章 資本主義精神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