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世紀,在中國境內交織并存著遼、宋、夏、金、回鶻、吐蕃、大理等多個民族政權,這個時期因此也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南北朝。
知名遼宋金史專家王曾瑜以高遠的歷史格局勾勒出遼、宋、夏、金四個并存繼逝王朝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以及相互間沖突交融的概況。
《簡說遼宋夏金》中亦不乏對歷史事件的深入探討,諸如遼朝具備濃郁的游牧民族政治特色,蔭補制是造成宋代冗官的主要原因,西夏建國乃是利用了西北沙化優(yōu)勢,女真高度漢化后又迅速腐化,農業(yè)復種制和西北沙化是導致經濟重心南移和政治中心東移的重要原因,等等。
《簡說遼宋夏金》中對歷史人物的臧否點評也極有特點,直言不諱而又充滿溫情敬意。
不懂宋朝,無以真正讀懂中國歷史;不讀遼夏金史,只能讀懂四分之一的宋史。
如果能穿越,你想回到哪個朝代?許多人也許會選擇宋朝。然而,宋朝卻是中國歷有爭議的朝代,它既是中國繁盛的朝代,又積貧積弱。
與宋朝同時期的政權,有遼、西夏、金、大理、吐蕃等,它們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1013世紀的大時代風云變幻,也為后人留下了想象和探索空間: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就是以那段歷史為背景寫就的。
1.《簡說遼宋夏金》是一部概覽性的歷史學入門讀物
如今歷史研究愈加精細深入,研究作品大多基于新理論或者視角,簡明介紹某個時代基本情況的作品反而成了稀缺品!逗喺f遼宋夏金》開篇便全方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介紹了遼、宋、西夏、金、大理、吐蕃等政權的基本情況,使讀者對1013世紀中國那段錯綜復雜的歷史有了個全局性的印象,對宋史小白入門很友好。
2.《簡說遼宋夏金》是史學大家的簡論之作
王曾瑜先生是研究宋史的大家,學術功底相當深厚,大量宋代歷史典故和引文信手拈來,運用自如!逗喺f遼宋夏金》中處處透露出他的學識和智慧,比如,關于宋代的冗官問題,在傳統分權與制衡論的基礎上,王先生進一步提出冗官的中心問題就是蔭補制;他批判起宋代專制弊端毫不留情,認為封建社會腐敗的根源,說來說去,也無非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等級授職制。
如果不想被動地接受別人轉述給你的歷史,又希望能快速了解某段歷史全貌,并真正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選對入門書籍是關鍵。了解研究宋朝乃至遼夏金,《簡說遼宋夏金》就是很棒的入門書籍。開啟你的閱讀吧!
治史心得
本人治史,根底淺薄,先天不足,又兼之以后天失調,與前輩優(yōu)秀學者確實存在著不可彌補的學問差距,所以必須聲明,自己不必謬充大家之列,做人應有自知之明。但如今回顧起來,個人也有兩條幸運之處:一是接觸和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對史識大有裨益;二是正逢研究手段革命的開端,即古籍的電子化、數字化。本人原先只治宋史,在20世紀80年代,因工作關系,由遼史的外行和金史的半內行轉為內行。90年代以來,既以批判中華古代專制主義、專制腐敗政治為主攻方向,又得益于古籍的電子化、數字化,故個人的研究,由遼宋金斷代史逐漸走向通史,自秦漢至明代都寫有專文,對秦漢以下的各代,已非全外行。另外也兼寫小說與雜文。
歸納個人的論著,一些重要的論點可列舉如下:
◎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治史極為重要。治史能力,大致是宏觀的掌控能力和微觀的滲透能力。宏觀上不能準確掌控,就會產生方向性、全局性的偏差,甚至一錯百錯,極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就微觀的考證而論,當然是史學家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其要領無非是去偽求真,由表(現象)入里(本質),自此及彼,分清主次?甲C固然需要邏輯推理,但至少在某些場合下,欲由表入里,分清主次,就更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和運用。
◎治史不應單純?yōu)楣湃怂阗~。理解過去,透視現在,指點未來,這是一個現代愛國史家對祖國和中華民族應盡的一份義務。研究歷史,在不少場合,史識是位的,發(fā)表出人意表、發(fā)人深思、令人回味的史論,很不容易。史識本質上是科學性的問題,是追求真理,卻不能不與追求民主的態(tài)度息息相關。古今一揆,知今有助于識古,究古有助于察今。治史應當古今一體化,有條件者,也應中外一體化。在某種意義上,史識可說是對歷史和現實的綜合洞察力。
史學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歌頌正義,批判邪惡?陀^而公正的歷史記載和研究,是維系社會良知和正義的重要輿論力量。
以上兩條功能非其他學科所能取代。
◎由于中華歷史悠久,古籍浩繁,即使在古籍開始電子化、數字化的今天,史家的基本訓練不可丟,治中華古史打基礎,還是應當認真通讀前四史和《資治通鑒》。斷代史的觀念仍不可廢,治中華古史必須從斷代史入門,方有深入的可能。但可以設想,將來史學學術競爭的主戰(zhàn)場將不是在斷代史方面,而是在通史方面,誰擁有的通史知識更多更深更廣,誰的研究就會更精湛。高明的史學家的作品將會以千萬字為統計單位。盡管今后古籍數字化、信息化水平會不斷提高,而由斷代史走向通史,仍將是一條正確的、高明的治史之道。
◎有的學者提出,要將制度史寫成活的制度史,這是很對的。馬克思主義對等級授職制的批判,就研究中國制度史而論,應有更高層次上的指導意義。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等級授職制下,制度的運作,不可能離開人治和人事腐敗。如若不從這個理論的制高點去俯瞰和研究制度史,制度史就有可能成為死的制度史。
◎中國古代賣官鬻爵的出現和發(fā)展,至少有三個普遍性的條件:一是商品經濟某種程度的發(fā)展,使官爵可以成為商品;二是官爵成為肥缺,方得有買官的可能;三是自秦漢以來,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下的各種形式的官員等級授職制,方有賣官的可能。一個時代的賣官,總是與政治的昏暗和腐敗程度成正比,總是成為一個時代政治昏暗和腐敗程度的重要標尺。依據古代的儒家輿論,腐惡的賣官現象,也與中國自古相傳的各種可怕而可憎的政治遺傳基因一樣,是作為反面事物而受譴責的,處于無理地位。但另一方面,賣官現象仍是滋生不息,且有變本加厲之勢。其故非他,賣官現象有豐厚的滋生沃土,就決不可能做到正本清源式的根治。
……
王曾瑜,當代知名遼宋金史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曾師從當代著名歷史學家、中國宋史研究泰斗鄧廣銘先生。著有《岳飛新傳:盡忠報國》《宋高宗:荒淫無道》《宋朝軍制初探》《鄂國金佗稡編續(xù)編校注》等作品。
上篇 1013世紀的中國
一 ◆ 遼宋夏金政治
遼朝/13 宋朝/16 西夏/21
金朝/22 回鶻/25 于闐/27
喀喇汗/27 吐蕃/28 大理/29
二 ◆ 遼宋夏金社會經濟
中國古代經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33
遼宋西夏金人口和社會/39
三 ◆ 遼宋夏金教育科技文化
四 ◆ 遼宋夏金宗教風俗
下篇 遼宋夏金的興亡
一 ◆ 政治軍事與制度
契丹游牧民族的政治特色/57
遼與北宋元豐前官制的異同/59
宋太祖的秘密誓約和政治文明/67
先王之政與祖宗之法/70
保守的文官政治/77
守內虛外/86
發(fā)達的臺鑒政治/89
蔭補制的泛濫成災/98
多元化士風的主流/102
北宋從腐敗走向滅亡/109
開封的劫難和衰落/115
康王出使和救援開封的真相/122
國難當頭時的腐敗和行樂/125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爭/129
狼狽為奸據廟堂,貪饕成風是官場宋高宗和秦檜的中興盛世之一/135
文丐奔競頌降金,祥瑞紛至掩災疫宋高宗和秦檜的中興盛世之二/140
捕風捉影文字獄,株連蔓引瘴海行宋高宗和秦檜的中興盛世之三/146
兩次使用火藥兵器的重要海戰(zhàn)/150
西夏立國與西北沙化/154
女真族的漢化與腐化/161
金朝官制對后世的影響/165
蒙古族興起的曲折/167
二 ◆社會經濟
經濟重心的南移與政治中心的東移/187
宋代的綠色革命/189
傳統衣料的變化/193
石炭、石油和天然氣/197
宋代農民的五大公害/203
世界上早的紙幣發(fā)行/206
海上貿易大國/207
三 ◆ 教科文與風俗
經學、教育和科舉三位一體的確立/213
標準語的變化北京話開始取代洛陽話/216
席地跪坐的改變/218
四◆兩宋名人
范仲淹的兩句名言/227
宗澤大呼過河身已僵/228
李綱謀身性雖拙,許國心獨苦/232
李清照和秦檜、王繼先/234
岳飛的高風亮節(jié)點滴/237
莫須有千古奇冤/240
文天祥時窮節(jié)乃見/244
附錄 治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