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的作品包括:年、尋夢、在饑餓的地獄中、月是故鄉(xiāng)明、八十述懷、我寫我、二月蘭、賦得永久的悔等。
		
	
抒真情,講真話,聆聽文化老人最有價值的人生感悟季羨林先生晚年手跡首次曝光本書選文以真與思為標準,采擷了季羨林先生最有感染力和見解的文字,或許可以擔當了解學者精神世界的使命,也可以供讀者收藏之用。
                                                                                                                                      季羨林,1911年8月生于山東清平。1935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至1945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被胡適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chuàng)辦東方語言文學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后,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季先生還先后擔任過中國外國文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
                            
 
                                                                        一、縈繞心懷的鄉(xiāng)土
 年
 尋夢
 在饑餓的地獄中
 月是故鄉(xiāng)明
 八十述懷
 我寫我
 二月蘭
 賦得永久的悔
 我的家
 九十述懷
 一條老狗
 我的性格
 石榴花
 回家69                                                                                          
一、縈繞心懷的鄉(xiāng)土
 年
 尋夢
 在饑餓的地獄中
 月是故鄉(xiāng)明
 八十述懷
 我寫我
 二月蘭
 賦得永久的悔
 我的家
 九十述懷
 一條老狗
 我的性格
 石榴花
 回家69  
 憶念寧朝秀大叔
 小姐姐
二.那些難忘的臉龐
 別稻香樓
 日本人之心
 一個影子似的孩子
 老貓
 兩個乞丐
 哭馮至先生
 懷念喬木
 悼念趙樸老
 寅恪先生二三事
三、青山婆娑我自嫵媚
 游天池
 槐花
 霧
 晨趣
 神奇的絲瓜
 火車上觀日出
 幽徑悲劇
 喜鵲窩
 清塘荷韻
 西樵山
四、智者之刺
 談翻譯
 千鈞一發(fā)
 《牛棚雜憶》自序
 漫談皇帝
 壞人
 論說假話
 對陳寅恪先生的一點新認識
五、一生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