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錄了作者一生中的點滴片段,如求學之路、科研教育事業(yè)、美國農業(yè)部的任職經歷,以及在促進中美技術交流過程中發(fā)生的趣事等。部分講述作者青少年時期的故事及其求學生涯,即作者的性格及人生觀如何塑造的過程;第二部分講述作者在海外適應異國生活、艱難創(chuàng)業(yè)、持續(xù)奮斗并不斷提高自己能力的故事;第三部分講述作者如何成為位也可能是迄今為止一位生于中國大陸的美國聯(lián)邦政府內閣成員及如何成就幾件不尋常而有意義的項目;第四部分講述作者退休后致力于中國及全球食品安全的工作,以期造福于社會。
本書以故事的方式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了解作者的人生觀、生平事跡、做事方式等。作者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善與美的道德真諦,可以激勵讀者在人生路上堅守自己的原則,走好自己的路,像作者一樣以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做事方式面對成功和失敗,給予讀者奮發(fā)向上的力量。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兒。在我的一生中,我遇到了許多善良和有愛心的人,他們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和有用的建議。每當我處于困境,難以抉擇時,總有人出現(xiàn)并伸出援助之手。這使我得以勝任幾個較高級別的職位,完成了幾個有意義的項目。
我擔任過的職位是美國農業(yè)部副部長。我是美國歷史上個,也可能是迄今為止的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卻在美國聯(lián)邦政府擔任過內閣級別官員的美籍華人。許多人建議我寫本自傳,記錄下我一生的成就。
對我來說,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我的性格、人生觀,以及多年以來積累的經驗和努力工作的態(tài)度,都促使我完成這項工作。也許我的這些故事對讀者來說會有些啟發(fā)意義。我不喜歡僅僅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記錄事件的發(fā)展過程。我想把我的傳記寫成一個個故事,讓讀者閱讀起來更加有趣。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
部分主要講述我青少年時期的學習和生活。我在青少年時期經歷了差點讓我喪命的事件。我的學生時代生活主要展示了我性格塑造和人生觀的建立過程。
第二部分主要講述我作為代移民如何適應異國的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如何逐步提高自己能力的故事。
第三部分主要講述我在華盛頓的生活,以及我在工作中如何克服困難完成幾個具有重大意義的項目。
第四部分主要講述我退休后的生活。退休后,我主要致力于食品安全工作,以期造福于社會。
在我的生命中,有兩個人對我的影響和幫助。一個是我的母親章筠倩女士,另外一個就是我的太太方心偉。沒有她們,也就沒有我今天的故事。謹以此書,獻給我的母親和我的太太。任筑山
二○二一年四月于美國拉斯維加斯市
任筑山,祖籍江蘇宜興,出生于重慶,成長于上海。1962年后一直定居于美國。1964年在華盛頓大學獲得食品科學碩士學位,1969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比較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從1969年起,先后在克萊姆森大學、美國農業(yè)部園藝作物研究所、密歇根州立大學、加州理工大學、金寶公司等機構從事食品科學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2001-2005年擔任美國農業(yè)部副部長。退休后致力于食品安全的工作。曾獲得近百項獎。目前,與其夫人方心偉定居于拉斯維加斯。
章日本轟炸機/001
第二章小沙彌/007
第三章輟學生/013
第四章橋牌/021
第五章中國臺灣騎行之旅/027
第六章臺灣大學的生涯/037
第七章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生涯/045
第八章加州大學的博士生涯/057
第九章克萊姆森大學的生涯/067
第十章學術休假/079
第十一章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教授生涯/087
第十二章金寶公司的生涯/095
第十三章佐治亞大學的生涯/107
第十四章邊做邊學/119
第十五章校外活動/135
第十六章工作機遇/147
第十七章來自華盛頓的一通電話/159
第十八章管理美國農業(yè)部的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169
第十九章外交官/181
第二十章基因和肥胖/191
第二十一章夢想花園/201
第二十二章離開華盛頓后的生活/209
第二十三章食品安全國際論壇/215
第二十四章《食品控制》主編生涯/225
第二十五章我的兩本書/233
第二十六章周游世界/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