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集為池凌云的第五本詩集,收入作者近七年的作品132首,分為《海邊的風車》《尋找一間打鐵鋪》《給大雁唱一首歌》《在廣袤而無言的穹隆下》等四輯。
池凌云的詩歌,前期風格就顯示出過人的想象力,及對經驗加以處理、并賦予詩意的能力,擁有了精微曲折而又親切動人的語調。后期致力于探索,詩作筆觸細膩,善用隱喻,令普通的事物幻化出無窮詩意,呈現出感人的力量,被評論界視為當代女詩人zuijiechu的代表之一。
詩人相信藝術的魅力存在于廣闊的憐憫和不斷的對話中,存在于艱難的汲飲之美中。愛、贊美、憐憫是這些詩中反復出現的主題。詩人以近似于祈禱的音調給卑微的生命以歌頌,讓遺失之物復活并發(fā)出回響。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 在詩人幽微、節(jié)制、曲折的筆下,向內的審視、對未知事物的探求和對苦難的承擔,轉化為一曲曲生命的贊歌與哀歌,并幫助我們一窺存在的深幽之地。這本詩集集中體現了詩人以“強力負載”抵達精神最深處,挑戰(zhàn)藝術的“最重物”的寫作理念;在詩藝上也多有探索,豐富了池凌云詩歌的樣貌。
獻詩
有無數個清晨,我醒來
就聽到鳥鳴。它們越過
樹枝與葉子的聲音,
像在訴說細碎的微光,從稀薄的
銀色,變成淡淡的金色。
沒有一種聲音,像鳥鳴一樣慷慨
回應我們,滑向最深的耳廓。
我靜靜聽著,心變得柔軟,
遠去的小徑,田野與燈光,
從暗夜中跋涉而來。
仿佛一切可以重新開始:
向日葵的莖稈,浸著黎明的顏色。
起皺的島嶼,停歇在波浪之上。
路途上的彩色石塊與荊棘,
抹去曾有的恥辱與傷痛。
那么多年,我不僅僅在承受,
也看到沉靜的山峰,在河流之間隆起。
一棵棵樹,擦亮四季。那全新的光
照拂永恒之物的小與輕,
我躊躇于該慶幸還是該哀傷——
那冷寂的高空,至少還藏著星群。
池凌云簡介, 1966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北堡村。當過教師、記者、編輯,1985年開始寫詩。著有詩集《飛奔的雪花》(1997年,作家出版社)《一個人的對話》(2005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光線》(1999年,4人合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池凌云詩選》(2010年,長江文藝出版社)《潛行之光》(2013年,長江文藝出版社)。詩作收入《中國新詩百年大典》《在夜晚的高原上——當代詩人十二家》等多種選本。曾獲浙江省優(yōu)秀文學獎、《十月》詩歌獎、東蕩子詩歌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語、德語、韓語等多國語言。
目 錄
獻詩
第一輯 海邊的風車
種一顆扁豆
那棵樹……
在梅家塢
柔軟的軸
在印度大地上
海邊的風車
從大海歸來
我喝過塘河的水
澤雅山上的蛙鳴
硨磲貝雕
貝殼博物館
井
深夜,想起某地即將開放的蝴蝶館……
落入凡間
白鷺
車過老鷹島
大漁灣
在漁寮
福德灣,一段荒廢的鐵軌陷入泥土
孤嶼
你日食
遠山
紅樹林
過玻璃橋
伶仃洋
因為渺小而啜泣
水上運動
春羽
在香爐灣
過三都澳燈塔
某個清晨的藍霧
與母親插秧
丁酉年夏,過池上樓
霍童線獅
藍色邊緣
貝殼劇院
那樟樹和橡樹
四月的苦竹寨
詩人周秀眉
中秋,在足榮村
第二輯 永恒之物的小與輕
交互的面容
地衣
地衣中,每一棵樹的沉默與屈身
落日的合唱在地衣上滾過
蝴蝶
尋找一間打鐵鋪
躍動的火焰
山中書簡
情侶峰
在崇明島看魚化石
某個地方
聽百年前三峽纖夫號子錄音
我們被鎖在各自的孤寂里
白茫茫的霧里
盆栽植物
迷途
你在我身邊,就像沉靜的峽谷
在深夜磨牙的女孩
十二顆隕石
看一個人制作陶藝
清晨的馬櫻丹獻出露珠
空中飄滿了美妙樂音
我?guī)缀踉徚诉@世界所有的不堪
神秘的集市
登天子山
云一樣的石頭
從一條岔路,我們駕車闖入山谷
某一年的手書
他赤裸孤單的身體……
我的嘴唇嘗過雪的滋味
在其上,在其下
三個蠶繭
我總想對它們施一點魔法
黑房間
空空的愛人
趕靈魂
他們在下棋
鵲華秋色圖
第三輯 給大雁唱一支歌
早晨,空中的金箔之歌
在一朵火燒云中
蕨,仍在崖壁攀爬……
在云氣沙灘獨坐
新澆的柏油路上……
大雪中獨自駕車回家
海邊小屋
夜船
或許不是麻雀,而是別的什么
這充盈而細微的抽噎
廢棄的燈塔
敲一敲木頭
它眼睛后面的幽暗與溫柔
有時,我們帶著石頭旅行
月亮里有一棵桂樹
在東川二橋
蒲州河上
對一個荒村的拜訪
未來的鐘聲也由碎片組成
烏鴉的時刻
無面者
今天你要寫什么詩
剩余
給大雁唱一支歌
菊問
從一個個現場……
那一只單翅鳥
另一個
標本鳥
祈禱
夜晚的首爾小巷
我們在黃河邊席地而坐
香港,下午五點的咖啡館
春天或秋天
以西塞娜之名
夜飲
夜歸
1986年夏天的某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