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翻譯與認知(第二輯)》共有五部分。部分為認知語言學研究,包括四篇文章,分別對英漢語抽象空間位移關系構式作了認知對比研究,分析了領屬相關語義屬性對形態(tài)句法影響與制約的復雜性,考察了中國手語放置動詞的句法和語義特征,回顧并展望了漢語數(shù)量短語漂移現(xiàn)象研究。第二部分為語言與文化實證研究,包括兩篇文章,分別對大型英語語料庫的人稱代詞作了語用考察,探究了不同詞匯搭配類型對高中生閱讀理解成績的影響。第三部分為認知翻譯學研究,包括三篇文章,分別爬梳了基于或反映并行/串行/混合加工的認知翻譯加工模式,探討了中藥名的體認性及其英譯原則,探究了話語背后的趨近化識解操作及翻譯策略。第四部分為翻譯跨學科研究,對民謠《擊壤歌》及其譯本作了經驗純理功能對比研究。第五部分為書評,評介了《勞特里奇認知語言學手冊》一書。
《語言、翻譯與認知》重點探索認知語言學、認知翻譯學、語言認知對比、文化認知、語言與翻譯的跨學科研究等相關領域,旨在促進理論創(chuàng)新和學術交流,構建中國學術話語體系,弘揚和傳播中國文化。
文旭,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規(guī)劃評審組專家,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獲得者。*外國語言文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分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翻譯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認知語言學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邏輯學會語用學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重慶市外文學會會長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認知語言學理論建設與漢語的認知研究"首席專家;國際學術期刊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及Asian-Pacific Journal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主編;發(fā)表學術論文160多篇,出版專著或教材20余部,主持等各級教學科研基金項目20余項。研究興趣為認知語言學、語用學及外語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