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底看前朝(人人都能看得懂的《世說新語》。第十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獲獎作品)
定 價:48 元
作者游刃于古籍文獻,或正史地志,或稗官野乘,或筆記小說,從中剪裁相關歷史人物掌故,上自皇帝、官員,下至胥吏、優(yōu)伶、商人、騙子等,皆成為作者勸善勉節(jié)的材料。作者每述一主題,小到個人修養(yǎng),大到社會建制,嬉笑怒罵間,前朝舊世的三綱五常、社會情狀,躍然紙上,宛如一部當代的三言二拍。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異代知音的嘆賞與向往,讀古賢的事跡與言語,常恨不能與其生活在同一時代。他說他在書里一定是放大了前人的美好,但他愿意相信這份美好與善良。他的崇古之文、笑罵之筆,他的希賢之心、刺世之意,皆緣其自有一番深情。
1.作者依據(jù)或文獻地志所載的歷史上真實發(fā)生,或野史、傳說、筆記所傳之采,上自帝王,下到文臣武將、黎民百姓等各色歷史人物、事件的掌故,從個人慎獨功夫到總體中國的社會建制,古時的三綱五常之行、社會百態(tài)情狀,作者一一娓娓道來。2.作者并非為了講歷史故事而講歷史故事,而是旨在關照現(xiàn)實,以歷史為鏡,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養(yǎng)分,傳承傳統(tǒng)文化中優(yōu)秀的精神人格,讓今人向古人學習為人處世的智慧。以崇古之文、笑罵之筆,在調侃古人冥頑不靈的字里行間,坦露憂世之心,表達先賢金石之言、勸善之意。3.本書主題清晰、意旨深沉,文字筆鋒犀利、語言簡潔,與現(xiàn)實勾連點到即止,今人讀之,可以歷史為鑒,關聯(lián)當下,自照鑒人,取古之精華、陶冶情操,提升自我,注意行為準則,有益道德教化。
新版序:士人深致鄒金燦明朝人曾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書生如能踐行孔孟一句話,便可稱儒生。這說明學而時習之如未落實在習之踐行上,終究是無用的,甚至是偽學。由此我常思,許石林先生的踐行功夫,在當今的確是極其罕見的。儒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干。這是一門廣博、精深而又極切近人生的學問,偏偏很多學者把它講成了紙面上的冷知識,更是畫地為牢,導誘好名之士以此為業(yè)。說冷知識,是因為不少人學習儒學,豪擲了年華與心血,卻在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冷峻考驗時,驀然發(fā)現(xiàn)此前殫精竭慮所學的東西,在很多關鍵處發(fā)揮不了什么作用。這種情況引發(fā)的痛感,不是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自嘲所能消減的。許先生成長于關中,定居于南國,廣游四海,豐富的閱歷讓他深切感到,現(xiàn)在的人們比以往都更需要儒學,但須謹防迷失在冷知識中,而要講習有生命力的熱學問。他以儒者自任,注重躬行實踐,尤其是對于儒學中的禮俗,獨具特識,同時以恥經(jīng)生之寡術(顧炎武語)自警,重視學以致用。于是我們常?吹剑藗冊谏钪杏龅蕉Y俗方面的事宜而不知道怎樣安排,這時候詢問許先生,一定能得到一個言之有據(jù)又切實可行的方案不僅僅是答案。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許先生是按照古代士人這個標準要求自己的。他不僅悉心料理家族成員的各種人生大事,著力幫助很多青年找工作,更捐贈稿費出版鄉(xiāng)邦文獻《蒲城文獻征錄》,籌款為家鄉(xiāng)修橋,為鄉(xiāng)親們捐贈鑼鼓資助村民娛樂,還幫助其振興風俗禮樂,等等。與此同時,他將一路的見聞與思考,灌注在日常講學和寫作之中。作家大概是許先生最廣為人知的身份了。他有很多妙趣橫生的文字流傳世間,比如《最好的風水是人品》一文,被無數(shù)自媒體賬號轉載、剿襲、暗用,閱讀量動輒10 萬 ,卻鮮有人知道原作者就是許先生。《桃花扇底看前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此書一經(jīng)出版,便不斷加印。書中語言嬉笑怒罵,不拘一格,要旨都在用舊襟懷講一些舊道理。此書如此暢行,可見道理雖舊,光景卻新。許先生日常談話,機鋒妙語,不絕于口,有人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整理其妙語金句,也有因其一句話而想一識韓荊州的。比如在本書中的當官發(fā)財算什么本事,當官不發(fā)財才是本事。什么是尊貴?尊貴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有條件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有條件干什么也不干什么。如此妙語,在許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的許多文章,在他是隨口道來、信筆而成,在別人卻成為開啟思維的鑰匙。有人甚至說,許先生的輕松一句話就可以作為論文選題。許先生雖然文譽日增,但其為人卻是從心底里謙虛的。他向古人看齊,從不把自己的文字稱為文章,只稱自己寫的是文字、稿子或者東西,只表示希望通過講述那些真正切于人生日用的舊道理,為讀者提供解決人生問題的一些視角或方法。這是他所看重的熱學問。在形勢日益錯綜復雜的今天,我們更需要用舊道理來安頓自己的身心。致用,只是許先生作品的一端。在致用之余,許先生的作品有一種動人的深致。曾有人因為支持性情耿介正直的人士,在現(xiàn)實中受到了一些牽連。許先生得知后,征引明末書法家倪元璐對北宋元祐黨人碑事件的評語說:擇福之道,莫大乎與君子同禍;小人之謀,無往不福君子者也。他認為,我們如果能和賢者一起受罪,這是一種福分。許先生的作品有不少類似的表述,看上去輕描淡寫,實際上涌動著拍岸裂石的浪濤。許先生講學的精神,也在這個故事里。世界很復雜,很多事情我們其實解決不了。這很無奈,也并不重要。正如許先生的作品告訴我們的,人生天地間,變幻如浮云,但起碼以下這句話是有確定性的:信道篤、明去就、尚賢者,能讓自己身處的地方多一分美好,多一點希望。此之謂士人深致。2022年3月于深圳
許石林,陜西蒲城人,畢業(yè)于中山大學,現(xiàn)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山大學客座研究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曾獲首屆魯迅雜文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華東地區(qū)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圖書獎。主要作品:《桃花扇底看前朝》《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āng)是帶刺的花》《舌尖草木》《文字是藥做的》等。
第一章 朝臣待漏五更寒1 古代王朝的能量//0032 成王敗寇的真正含義//0073 黃道周:明末耿介一忠臣//0124 王道本乎人情//0245 古代帝王下詔罪己//0296 宋仁宗的飲食//0337 美食背后//0368 當官不發(fā)財,才算本事//0399 諫諍猶如擠粉刺//04210 清末軍機處的那些事//04711 顧命大臣的命運//05112 一輩子就為了得一個好死//05513 當官要隨時準備說:我不干了! //06114 古代官員的退休生活//06415 古代法官嫖娼的事//06816 古代醫(yī)患之間//07317 對貪官寬宥就是對人民的犯罪//07718 曹利用之死//08119 被凌遲的大老虎劉瑾//08520 拿什么警誡官員最有效//089第二章 功名富貴皆春夢21 所謂琴心減少茍活的理由//09922 古代的吊民伐罪//10423 人在做,天在看//10824 君子愛人以德//11125 對喪者應有的態(tài)度//11426 面對錢財,如何抉擇//11727 古代士大夫遇沮則退//12028 人活一張臉//12429 清議的價值//12730 守禮者無敵//13131 懲罰的藝術//13532 十歲小孩兒的風度//13933 贏官司要少打//14234 王旦的雅量//14535 量小非君子//14836 心肺肝膽//15137 生正逢時//15538 游必有方//15839 利令智昏//16240 只要耐得煩//165第三章 白云蒼狗一笑中41 那些很極端的孝//17142 科場案和假文憑//17543 宋朝人的元宵節(jié)如此好玩//18044 古代飲酒之厄//18345 天下官民相互體恤//18746 古代賑災的故事//19047 古代的秘書//19448 古代城管的那些事//19849 胥吏思維的毒瘤//20250 古代為什么嚴重鄙視役隸//20551 中國古人為啥不和演員計較//20952 古代優(yōu)伶身份卑賤卻心向尊貴//21453 古代的騙子//21954 古代官員對于風水的態(tài)度//22355 古人如何對待怪力亂神//22756 古代如何阻止謠言//23157 古代枉法的案例//23658 古人如何對待法與情//240跋 只有美德才能讓人尊敬//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