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新聞傳播學術系列·網絡社會的民間表達:樣態(tài)、思潮及動因
定 價:32 元
- 作者:王君玲 著
- 出版時間:2013/5/1
- ISBN:9787566803511
- 出 版 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C913
- 頁碼:19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暨南新聞傳播學術系列·網絡社會的民間表達:樣態(tài)、思潮及動因》的主要內容是:試圖描述在當前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網民在網絡空間中的表達形態(tài);并在此基礎上試圖分析這種民間表達中所反映的中國現實社會和網絡空間的社會思潮;最終考察影響、推動或建構網絡表達的各種要素和各個領域。
王君玲,山東萊州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暨南大學博士后(出站)。2009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傳播、傳媒與社會發(fā)展等。
先后在國內中文權威及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互聯網與集體行動的關系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網絡群體性事件預警變量的設定與測量研究”,獲得博士后基金資助一次。參與完成的“藏文網站、藏文信息系統、藏文視窗平臺”獲甘肅省高?萍歼M步一等獎。
總序
緒論
第一章 網絡表達問題的起點與界定
第一節(jié) 網絡表達問題的歷史背景——網絡社會的崛起
第二節(jié) 網絡表達問題的文化背景
第三節(jié) 網絡表達問題的社會群體背景
第四節(jié) 網絡民間表達的含義
第二章 網絡表達參與:主體、深度與影響
第一節(jié) 網絡表達的主體以及主體性
第二節(jié) 網絡表達的參與度
第三節(jié) 網絡表達參與的社會影響
第三章 網絡民間表達中的社會思潮分析
第一節(jié) 泛道德主義傾向
第二節(jié) 網絡表達中的民粹主義
第三節(jié) 小結與分析
第四章 心理動力:網絡表達的主體訴求
第一節(jié) 基本生存訴求
第二節(jié) 自我心理訴求
第三節(jié) 社會參與訴求
第四節(jié) 娛樂訴求
第五章 技術動力:網絡表達的推手
第一節(jié) 理論回顧:關于技術與表達的關系
第二節(jié) 技術驅動下的人類表達軌跡
第三節(jié) 網絡技術的特征與價值分析
第四節(jié) 網絡技術對表達環(huán)境的塑造
第六章 話語權力:網絡表達的深層博弈
第一節(jié) 現實權力下的網絡話語
第二節(jié) 網絡話語下的權力重構/13l
第三節(jié) 爭論:典型個案分析
第四節(jié) 反思:網絡權力與法律界限的二律背反
第七章 現實因素:網絡空間的環(huán)境控制
第一節(jié) 網絡社會中的經濟與政治控制
第二節(jié) 網絡表達的外在文化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 網絡表達自由
結語 該給網絡表達一個怎樣的空間
附錄 北京2009年舂運火車票最完整購買指南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