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7分鐘理財CEO羅元裳的力作,是一本寫給普通人的理財指南。面對當下,大家都知道賺錢越來越難,每個人都想守好自己的錢袋子,讓辛苦賺來的錢穩(wěn)穩(wěn)增長。
作者發(fā)現(xiàn)想要理好財,不僅需要學會好的方法,首先是要破除自己錯誤的財富認知和諸多理財誤區(qū)。經(jīng)濟不好,就不能理財嗎?產(chǎn)品不好,就沒有收益嗎?資金不多,就沒必要理財嗎?高收益率就等于高收益嗎?這些理財路上遇到的問題,本書一一解答。有時候不是方法錯了,是你理解錯了。建立正確的財富觀念,在配以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在新書中,作者將自己從業(yè)近20年的理財方法與心得傾囊相授,從知識科普到財富規(guī)劃,再到選產(chǎn)品、買產(chǎn)品和調節(jié)的方法,教大家如何通過理財實現(xiàn)穩(wěn)健收入。除此之外,作者還首次公開了自己的獨門理財秘籍,你能看到市面看不到的高階理財方法,還能看到資深從業(yè)者多年的理財心得分享。讓你從理財小白,進階理財高手。
如果這本書在2023年出版,算一算,我在理財這波濤洶涌的大海里已經(jīng)修行了18年。
我出生在北京一個很普通的家庭,從小媽媽就經(jīng)常教育我要靠自己。兒時的我理解的靠自己,就是自強自立,把每一份功課都做好,我做到了,也做得還不錯。直到大學畢業(yè)離開校園,那時我本想去時尚雜志做一名時裝編輯,可終陰錯陽差去了銀行。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我在工作中從不偷懶,每天都努力多做一點點。正是得益于我努力的態(tài)度,我總想著幫客戶把理財再做好點,從2005年起,我從每個月5000元的工資中拿出一點錢開始嘗試投資基金,畢竟要自己真金白銀地入場,才能更好地體會客戶的投資感受,和他們站在一起。也正是那之后賺到的一點點錢,給我?guī)砹丝孔约旱牧硪粋驚喜原來我不僅可以靠自己的工作獲得收入,我還可以靠自己的投資能力獲得收益。而當時那份看似微薄的收益給我?guī)淼陌踩,甚至比收入帶來的安全感更高。因為收益是可以不依靠在職公司,不依靠行業(yè)平臺或體系,不依靠任何人,只是需要像媽媽說的靠自己,就可以得到的。漸漸地,從個10萬到50萬,再到500萬,我體會到了理財帶來的安全感,這也讓我終有底氣離開光鮮的公司和平臺,開啟創(chuàng)業(yè)之路,開始追求下一個階段的靠自己。
在銀行工作的那些年,從理財經(jīng)理到支行行長,我發(fā)現(xiàn)每個家庭終都逃不過財富保值這個話題,也都或深或淺地參與其中。我看著身邊的每個家庭的財富變化,過程中的那些喜怒哀樂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里。在金融機構工作的時候,我對理財?shù)恼J知是,只要有科學的知識,大家就能理好財。于是,我在32歲,也就是畢業(yè)后的第10年開始創(chuàng)業(yè),掏心掏肺地和用戶講知識,希望能夠以更中立的視角幫助大家將理財做得更好。因為告別了光鮮的平臺,沒有所謂的金字招牌做背書,我怕大家不信任我。為了讓我分享的買賣方法都有嚴謹?shù)臄?shù)據(jù)支撐,我購買專業(yè)金融數(shù)據(jù)、搭建算法模型,以過往20年投資市場的真實走勢為依據(jù),以概率統(tǒng)計學為基礎,研究測算出了在不同市場背景、不同收益階段下,適合中國市場的理財操作方法和理論,再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打破信息不對稱,做用戶的理財輔導師,也做行業(yè)里的科普小達人。2018年,我的本書《7分鐘理財》出版了,銷量突破10萬冊,公司從幾個人做到300人,有上百萬用戶認可和喜歡我們。用戶們知道我是真心對他們好,他們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感謝和回饋我們的真心,這種正向的循環(huán)不斷地激勵我和團隊,我感覺自己真的很幸運。
但創(chuàng)業(yè)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理財服務行業(yè),我們難免會遇到市場的波動。我本以為把實用的、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概率統(tǒng)計學驗證的方法提供給用戶,他們就能實現(xiàn)財富的保值和增值,但人性在過程中跳了出來,給我上了一課,我有了痛徹的領悟。
我記得那是2018年年底的一天,我在慶豐包子鋪吃早餐,9點30分打開手機,市場又跌了,我的眼淚掉進了餛飩湯里……其實我并不害怕市場下跌,但我擔心用戶心態(tài)崩潰,導致非理性地賣出,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壓力太大了。我們拼盡全力地輔導,雖然終結果做得很好,但在深度追蹤幾萬用戶的投資行為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理財方法的不足原來只是阻礙財富增長的冰山一角,知識的欠缺只是顯而易見的障礙,并不是核心的。我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挖掘真相,終發(fā)現(xiàn),錯誤的認知和心理偏誤才是人與人之間財富差異的根源。也就是說,是認知的誤區(qū)導致了錯誤的投資行為,后帶來了投資收益的損耗。
理財是反人性的,想要在理財上獲得成功,背后需要有一套完整而獨立的認知體系。如果你沒有掌握它,哪怕你學歷再高,是某個領域的人,在理財上你同樣是一個小白,難免淪為被收割的韭菜。這正是我寫第二本的書的重要原因。如果說本書是工具書,面對的是理財這件事,那么第二本書不同就在于我想講的是理財中的人。
雖然我不敢說我是業(yè)內懂用戶的人,但只要不出差,我每周都會在線上和我們的用戶做交流。從2015年到2022年第二本書出版,這8年的時間里一直如此,我的同事負責每天輔導用戶,我負責每周傾聽用戶的想法。我想將這些年用戶遇到的真實問題、理財上踩過的坑歸納總結,找出底層原因,把有效的方法提煉出來。這些問題幾乎是90%的人都會遇到的。也許你曾經(jīng)聽到的也未必是理財?shù)恼嫦啵@一次,我來把真相告訴你。
曾經(jīng)有一位投資做得很棒的專家,我和他談起用戶在理財中的感受時,他說:世界上有一類人,你無法幫助他們,財富本身就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 我聽到這句話,只能對他禮貌地笑笑,他漠視用戶感受的態(tài)度,這讓我心中意難平。但從另外一個角度,我也能理解他為什么會持有這樣的態(tài)度畢竟基金經(jīng)理只需要對產(chǎn)品負責,管好產(chǎn)品凈值是他重要的工作?晌也煌,我是和用戶站在一起的,我們對人負責。你的產(chǎn)品再好,如果我的人沒賺到錢,那也是徒勞。所以,讓我的用戶賺到錢,才是對我來說重要的事情。
出版社的編輯對我說:出過書的人有很多,但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是巴菲特這樣的投資高手寫的有關股票的書,可有多少人能成為每天緊盯市場的投資高手呢?所以讀他們的書只能漲知識,在真實生活中很難運用。而研究投資心理的書又偏重理論,很難落地;講攢錢、存錢的書太偏重認知,對實操沒什么幫助。市場上真正教人如何做好理財?shù)臅倭恕D愣脩,理解投資心理,又能鉆研方法、落地實操。能在創(chuàng)業(yè)的8年里堅持每周親自給用戶做直播的人,你是的一個。我們看到了你的不同,也希望你的不同能夠通過這本書,讓更多的人在理財上有所收獲。
用戶給我們發(fā)來消息說:這些年,你們7分鐘理財搞的每次直播,我都擠出時間認真地聽。在你們出現(xiàn)之前,市場上幾乎沒有機構或者個人是把理財?shù)幕A知識、產(chǎn)品、方法與投資心理和認知偏誤結合在一起講的,所以我之前得到的信息都是碎片的,東一個、西一個,非常不容易理解,也沒有辦法很好地用于實踐。而7分鐘理財是獨立的輔導機構,你們通過打通這些行業(yè)中斷掉的節(jié)點,讓我能夠在修煉心法、掌握方法之后,有效地用產(chǎn)品動手實操,在真刀真槍的實戰(zhàn)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回報,收獲理財中的小確幸。非常感謝你們。
說到真刀真槍,我的一位同事曾經(jīng)這樣描述過我們在行業(yè)中的作用。她說,基金公司是造槍的,負責把槍做得漂亮,爭取擴大銷量;銀行和基金銷售平臺是賣槍的,負責告訴你哪個牌子、哪批槍更受歡迎;教授、學者給你講戰(zhàn)略布局,負責告訴你戰(zhàn)場殘酷,上戰(zhàn)場后應該怎么排兵布陣才能獲得后的勝利。他們都很重要,但關鍵的是,他們都不會陪你上戰(zhàn)場,而投資理財就如同戰(zhàn)場。出發(fā)時,我們懷揣著如生命般寶貴的東西錢,一旦開始沖鋒,前路硝煙彌漫,你什么都看不清,瞬間就忘了上場前的排兵布陣,只能抱著槍憑本能往前沖。過程中偶爾擊中兩個目標,但也沒什么成就感,因為對方也有槍,可能比你的還高級,而你自己受的傷卻讓你真切地感受到了疼。你的內心有沒有必勝的信念呢?出發(fā)的時候可能是有的,但打著打著也就沒了,交戰(zhàn)之中,狼煙四起,內心只?謶……那7分鐘理財是干嗎的呢?我們是和你一起沖鋒陷陣的戰(zhàn)友我們在出發(fā)前和你一起研究布局,看如何提高獲勝的概率;我們陪你去買武器,幫你挑既好用、便宜,又便攜、順手的;我們和你一起上場,24小時陪伴著你,提醒你跳過腳下的暗坑,掩護你躲過飛來的子彈;我們懂你出發(fā)時必勝的信念,更懂你上場后真實的恐懼;重要的是,這一路我們要護你周全畢竟,有你,才有我們。
也正因為我們是戰(zhàn)友,我衷心地希望我們能一起獲得后的勝利獲得更多的財富,給家人帶去更好的生活。
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繼續(xù)陪你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