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1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1
		
		
			   二、研究現(xiàn)狀/3
		
		
			   三、研究方法/13
		
		
			   四、研究思路與內(nèi)容/13
		
		
			第一章 莊子“坐忘”義辨析/15
		
		
			  第一節(jié) “忘仁義”“忘禮樂”解/16
		
		
			   一、“坐忘”寓言文本辨正/16
		
		
			   二、“忘”之意蘊/22
		
		
			   三、“仁義”“禮樂”所指/24
		
		
			  第二節(jié) “隳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解/33
		
		
			   一、“隳肢體、黜聰明”與“離形去知”的關系/33
		
		
			   二、“一受其成形”的痛苦/37
		
		
			   三、“聰明”與“知”/41
		
		
			  第三節(jié) “同于大通”與“化則無常”/46
		
		
			   一、何謂“大通”/47
		
		
			   二、“同則無好,化則無!保担
		
		
			   三、“坐忘”與“逍遙游”/55第四節(jié) 何謂“坐忘”/59
		
		
			   一、解“坐”/61
		
		
			   二、“坐忘”與“心齋”/69
		
		
			   三、“坐忘”與“吾喪我”/75
		
		
			第二章 魏晉玄學對“坐忘”修養(yǎng)境界義的發(fā)展/85
		
		
			  第一節(jié) 郭象“坐忘”思想研究/86
		
		
			   一、郭象對“坐忘”修養(yǎng)方法義的消解/86
		
		
			   二、“坐忘”與“內(nèi)圣外王”/90
		
		
			   三、“坐忘自得”/94
		
		
			   四、“坐忘而后能應務”/97
		
		
			   小結(jié)/100
		
		
			  第二節(jié) 韓康伯“坐忘遺照”研究/102
		
		
			   一、“坐忘遺照”出處/102
		
		
			   二、韓康伯“坐忘”義辨析/104
		
		
			   三、韓康伯“遺照”義辨析/109
		
		
			   四、韓康伯“坐忘遺照”義辨析/117
		
		
			   余論/119
		
		
			第三章 道教對“坐忘”修養(yǎng)方法義的發(fā)展/127
		
		
			  第一節(jié) 方術化的“坐忘”/127
		
		
			   一、“眾術”中的“心齋坐忘”/128
		
		
			   二、“齋”中的“心齋坐忘”/132
		
		
			   三、“存思”與“坐忘”/138
		
		
			  第二節(jié) “坐忘”與重玄思潮/143
		
		
			   一、重玄學溯源/144
		
		
			   二、成玄英對“坐忘”的理解/154
		
		
			   三、王玄覽以“坐忘”“舍形入真”/160
		
		
			  第三節(jié) 性命雙修視野下的“坐忘”/170
		
		
			   一、《天隱子》的內(nèi)在矛盾/17二、云本《坐忘論》將“坐忘”系統(tǒng)化/174
		
		
			   三、石刻本《坐忘論》:“坐忘”是“求道之階”/178
		
		
			   四、鐘呂金丹道體系下的“坐忘”/180
		
		
			第四章 “坐忘”與儒釋修養(yǎng)論/189
		
		
			  第一節(jié) “坐忘”與“禪”/189
		
		
			   一、“禪”義溯源/190
		
		
			   二、“枯木死灰”與“灰身滅智”/196
		
		
			   三、“枯木龍吟”/204
		
		
			  第二節(jié) “坐忘”與“靜坐”/208
		
		
			   一、“二程”“靜坐”說的淵源/209
		
		
			   二、“二程”對“靜坐”“坐忘”的矛盾評價/211
		
		
			   三、“二程”對佛教修養(yǎng)論的批判/217
		
		
			結(jié)論/227
		
		
			參考文獻/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