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玉米秸稈腐熟過程、內蒙古東部井灌區(qū)秸稈腐熟劑鑒選、石灰性灰色草甸土玉米秸稈還田效應分析、鹽堿化草甸土秸稈還田效應等內容,設計了玉米秸稈降解菌系對玉米秸稈腐熟的影響,秸稈還田配施腐熟劑效果,秸稈還田方式、灌溉方式、施氮量、秸稈還田年限、秸稈還田量對秸稈還田效應的影響定位試驗,研究了不同秸稈還田方式對土壤及春玉米的影響,以期為正確評價內蒙古中東部井灌區(qū)玉米秸稈還田的生態(tài)效應和建立科學合理的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系統(tǒng)提供理論依據(jù)。
第1章 玉米秸稈腐熟過程
1.1 玉米秸稈主要成分
1.2 玉米秸稈結構組成
1.3 玉米秸稈腐熟過程
第2章 內蒙東部井灌區(qū)秸稈腐熟劑鑒選
2.1 秸稈腐熟劑研展
2.2 秸稈腐熟劑對玉米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2.3 秸稈腐熟劑微生物組成
2.4 秸稈還田條件下腐熟劑對不同質地土壤真菌多樣性的影響
2.5 秸稈還田條件下腐熟劑對不同質地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
第3章 石灰性灰色草甸土玉米秸稈還田效應分析
3.1 秸稈還田量對秸稈腐解的影響
3.2 秸稈腐熟劑對玉米秸稈還田效應的影響
3.3 秸稈還田方式對玉米秸稈還田效應的影響
3.4 灌溉方式對玉米秸稈還田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
3.5 節(jié)水減氮對玉米秸稈還田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
3.6 秸稈還田年限對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
第4章 鹽堿化草甸土秸稈還田效應分析
4.1 玉米秸稈還田對鹽堿化草甸土特性及玉米生長的影響
4.2 鹽堿化草甸土秸稈添加量對玉米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特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