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對經(jīng)濟危機的觀察出發(fā),將不平等與經(jīng)濟危機聯(lián)系起來,從貧富差距的角度闡釋經(jīng)濟危機出現(xiàn)的原因。作者圍繞著自建的邏輯體系組織史料、展開論述。
		 
	
	
		史帆,北京大學物理學碩士,百億私募致誠卓遠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創(chuàng)始人,北京大學金融校友聯(lián)合會副會長。
	
 
導言一 									003 
第一章	沖突背后的推手 					007 
第一節(jié)? 不確定的當下 						009 
第二節(jié)? 歷史沖突與需求不足的內在聯(lián)系 		016 
第三節(jié)? 挑戰(zhàn)與未來 						023 
第四節(jié)? 世界十字路口的行人 				030 
導言二 									037 
第二章	值得重視的兩條定律 				043 
第一節(jié)? 資本收益不可能三角定律 			049 
第二節(jié)? 企業(yè)總體利潤源泉定律 				059 
第三節(jié)? 消費由何決定 						078 
第四節(jié)? 兩種性質的經(jīng)濟危機 				082 
第三章	靜態(tài)陷阱 						085 
第一節(jié)? 銀本位下的需求不足 				086
第二節(jié)? 信用貨幣社會總需求不足 			091 
第三節(jié)? 超額資本增量的影響 				092 
第四節(jié)? 已有經(jīng)濟學措施下的演進路徑 		097 
第五節(jié)? 歷史上如何走出靜態(tài)陷阱 			100 
第六節(jié)? 長期增長的上界 					103 
第七節(jié)? 靜態(tài)陷阱中若干機制討論 			107 
第四章	供給側不足的經(jīng)濟危機 				127 
第一節(jié)? 絕對貧窮情況下的危機演化 			128 
第二節(jié)? 低貧富差距模式下的危機演化 		145
第五章	需求側不足經(jīng)濟危機 				151 
第一節(jié)? 從柯立芝繁榮到大蕭條 				152 
第二節(jié)? 從經(jīng)濟騰飛到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156 
第三節(jié)? 經(jīng)濟學派的討論 					162
導言三 									185 
第六章	通過財富轉移來實現(xiàn)的社會代價 		189 
第一節(jié)? 財富集中趨勢 						190 
第二節(jié)? 財富集中是好是壞 					203 
第三節(jié)? 20世紀以來貧富分化的演變 			207 
第四節(jié)? 財富轉移路徑是什么 				213 
第五節(jié)? 財富轉移涉及的博弈 				215
第七章	通過國債實現(xiàn)的解決方案 			225 
第一節(jié)? 財政擴張、量化寬松和現(xiàn)代貨幣理論 	226 
第二節(jié)? 為何無限發(fā)債無法走出靜態(tài)陷阱 		229
第三節(jié)? 以稅收替代國債的可行性 			231 
第四節(jié)? 收到的錢如何返回經(jīng)濟體 			234 
第五節(jié)? 我們失去了什么 					237 
第六節(jié)? 國債方案的不足 					241 
第八章	不加干預情況下可能的演化路徑 		245 
第一節(jié)? 目前處于哪種經(jīng)濟困境 				246 
第二節(jié)? 需求型經(jīng)濟危機的未來演化 			250 
第三節(jié)? 現(xiàn)狀延續(xù)后終將失去的東西 			262 
第九章	未來的破局之道 					267 
第一節(jié)? 國股民營制的目標 					268 
第二節(jié)? 為什么只能是公有制 				269 
第三節(jié)? 一個發(fā)達資本市場的現(xiàn)狀 			273 
第四節(jié)? 發(fā)達資本市場的國股民營思路 		279 
第五節(jié)? 國股民營體系若干問題討論 			286 
第六節(jié)? 在中國的實踐路徑 					294 
第七節(jié)? 如何馴化資本 						298 
第八節(jié)? 計劃與市場的和諧統(tǒng)一 				299
第十章	總結 							303 
后記 							309 
附錄 							315 
參考文獻 						319 
致謝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