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運代理實務(教師用書)》是《國際貨運代理實務》的配套教師用書,旨在交代本套教材的定位、內(nèi)容選取的依據(jù)、適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并針對學生用書的8個項目和工6個教學模塊詳細交代其內(nèi)容選取的實際意義、項目任務的設計思路,并給予教學實施和評價的建議,希望能對使用本套教材的教師有所幫助。
		
	
1  課程標準
1.1  課程定位
1.2  課程目標
1.3  課程內(nèi)容
1.4  教學模式與方法一
1.5  學業(yè)評價建議
1.6  教學項目綜述
2  教學項目一:認識國際物流業(yè)務(含模塊一)
2.1  教學目標
2.2  項目分析
2.3  教學實施與評價
3  教學項目二:國際貨運代理企業(yè)服務營銷(含模塊二、模塊三)
3.1  教學目標
3.2  項目分析
3.3  教學實施與評價
4  教學項目三:進出口貨物通關(guān)和檢驗檢疫(含模塊四)
4.1  教學目標叫
4.2  項目分析
4.3  教學實施與評價
5  教學項目四:國際海運代理業(yè)務(含模塊五、模塊六、模塊七、模塊八卜
5.1  教學目標
5.2  項目分析
5.3  教學實施與評價
6  教學項目五:國際空運代理業(yè)務(含模塊九、模塊十、模塊十一)
6.1  教學目標
6.2  項目分析
6.3  教學實施與評價
7  教學項目六:國際鐵路運輸及國際多式聯(lián)運業(yè)務(含模塊十二、模塊十三)
7.1  教學目標
7.2  項目分析
7.3  教學實施與評價
8  教學項目七:保稅倉庫與保稅區(qū)(含模塊十四)
8.1  教學目標
8.2  項目分析
8.3  教學實施與評價
9  教學項目八:國際貨運事故處理與國際貨運代理風險防范(含模塊十五、模塊十六)
9.1  教學目標
9.2  項目分析
9.3  教學實施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