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lián)精選·英雄變格:孫悟空與現(xiàn)代中國的自我超越(增訂本)
定 價:49 元
本書聚焦于孫悟空這一文學形象,在現(xiàn)代中國視閾下的嬗變,無論是英雄和斗士,還是行者或猴孫,無論是反抗者還是皈依者,這一形象都折射出背后的時代精神。書稿不僅立足于中國故事孫悟空,亦有對全球化語境下中國文化認同與建構的討論,不僅探討之前,亦關注當下,是一部精彩的文化研究著作。
毫無疑問,孫悟空是當代中國最大的IP之一,可以最大程度地激起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同時也總能生成全新的問題域,具有強大的文化生命力。北京大學教授陳曉明、戴錦華、賀桂梅、邵燕君鄭重推薦。
白惠元,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編劇,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北京市廣播電視與網(wǎng)絡視聽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200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2016年獲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文學、大眾文化研究、戲劇與影視批評。在《文藝研究》《電影藝術》《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理論與批評》等刊物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部分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曾獲第十三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第五屆中國文藝評論優(yōu)秀作品獎、北京大學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等。
序 :變中的大歷史 / 陳曉明
引 言
第一章 闖入現(xiàn)代 :孫悟空與滑稽小說
第二章 金猴奮起千鈞棒 :新中國猴戲改造論
第三章 行者漫游 :重讀 1986 版電視劇《西游記》
第四章 英雄降落 :孫悟空與中國青年亞文化
第五章 多元中國 :離散視野下的孫悟空符號
第六章 民族話語里的主體生成 :中國動畫電影中的孫悟空形象
結 語
附 錄
1 連環(huán)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1962 版與 1972 版對照表
2 哥特、怪獸與 3D :魔幻西游電影的學術坐標
3 專訪 :全球化的中國,怎樣講述孫悟空?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