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1938》為武昌歷史文化叢書之一種,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了武昌1938年的歷史。從1937年底南京淪陷到1938年10月,這段時間武昌是全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抗戰(zhàn)的指揮中心。這一時期,國內眾多風云人物匯集于此,武昌人民同仇敵愾,為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做出了不懈努力,書寫了武昌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章。本書分為保衛(wèi)武漢戰(zhàn)時首都中流砥柱文化抗戰(zhàn)民眾運動風云人物六個部分,從多個角度反映了1938這一特殊年份中武昌人民的生活,為讀者了解那段戰(zhàn)火紛飛的崢嶸歲月提供了理想讀本。
鄧正兵,湖北麻城人,歷史學博士,二級教授,F任江漢大學武漢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武漢抗戰(zhàn)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新四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和秘書長等職。主持各級各類科研項目三十多項,出版著作十余部,在各級報刊上發(fā)表論文一百多篇。曾獲武漢市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兩次,入選武漢市黃鶴英才(文化類)計劃,獲得武漢市政府特殊專項津貼、湖北省政府特殊專項津貼。
一、保衛(wèi)武漢 /001
武昌的抗日城防戰(zhàn)備 /001
日軍的空襲和轟炸 /008
陳懷民血染青山 /015
武昌建造鋼筋水泥船 /021
中山艦殉難金口 /025
白滸山炮戰(zhàn) /031
武昌淪陷與日軍暴行 /038
二、戰(zhàn)時首都 /045
國民政府西遷 /045
國民黨臨全大會制定《抗戰(zhàn)建國綱領》 /051
珞珈山軍官訓練團 /056
蔣介石成為國民黨總裁 /061
陳誠身兼數職擔重任 /068
韓復榘伏誅 /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