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投資的故事探索世界、追尋規(guī)律、創(chuàng)造價值
我在學生時代就對投資非常感興趣,大學及讀研期間,我?guī)缀鯇D書館里有關投資的書籍讀了個遍。碩士畢業(yè)后,懷揣著對投資的熱情,我順利進入了一家大型國有投資公司,從此正式開展投研工作。
剛步入職場的我給自己定下第一個目標:10年之內,要讓自己的投資收益達到50倍,這也是本書書名《追尋:50倍投資收益的邏輯與心法》的溯源。于是我上班時調研公司、研究行業(yè)發(fā)展和經濟運轉規(guī)律,下班后看書寫思考總結,日子過得既緊張又充實。
回想起來,我非常感激投研工作為我提供了非常卓越的平臺,讓我有機會去探索世界、追尋規(guī)律,并努力用規(guī)律創(chuàng)造價值。這個過程也讓我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投資上的比拼,除去資金體量、融資能力、信息差等客觀硬件外,投資者運用的投資方法論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投資方法論本質上是比拼三大核心要素:天賦世界的感知能力以及對規(guī)律的感悟能力;心態(tài)控制自己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成為理性之人;勤奮每日反思總結,不斷迭代。將天賦、心態(tài)、勤奮對應到具體的投資行為上,就是搭建投資體系和框架提升認知和心態(tài)不斷迭代完善信息及知識,在實戰(zhàn)中做好這三點會大幅提升投資收益率。
一、搭建投資體系和框架
投資是個系統(tǒng)性的過程,需要通過一整套體系或框架來實現。一些人認為,成功押注高收益股票、彩票、虛擬貨幣是快速實現資產增值的一種辦法,但投資者如果一直沉迷于這種風險收益雙高資產的博弈,心態(tài)極容易崩潰,資金賠光后黯然離場是大概率事件。適合大眾的投資方法,一定要有成熟的投資框架和體系作輔助,將資產的收益率曲線盡可能變得平滑,形成一種下有底,而上不封頂的穩(wěn)定模式。
二、提升認知和心態(tài)
投資圈有一句比較流行的話:你永遠也賺不到認知范圍以外的錢。我個人覺得這句話不無道理。對于投資而言,除了本金大小外,認知和心態(tài)就是最大的實力。投資的核心就是預測未來資產價格的走勢,能否正確把握規(guī)律,做出正確預測,最終取決于投資者的認知水平。投資是一種高競爭性的經濟行為,要想取得更高收益,必須要扛得住資產價格的高波動,但高波動對人瞬間的情緒沖擊會非常大。如何面對貪婪和恐懼,確保自己始終處于理性狀態(tài),減少失誤,做到知行合一,這是個不小的難題。提高自我認知和心態(tài)則是解決這個難題的最優(yōu)解。
認知和心態(tài)的提升絕非易事,不僅需要主觀的意愿,還需要客觀的環(huán)境。主觀上,需要投資者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主動打破自己的固有認知,脫離舒適圈,對人性以及投資規(guī)律有著遠超常人的洞察力,這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且過程比較痛苦。客觀上,則需要投資者儲備一定的初始資金去試錯。紙上得來終覺淺,僅靠學習別人的經驗提升始終是有限的,只有親身經歷過痛徹心扉的掙扎與迷茫,才能真正地提升對人性的理解和感知。
三、不斷迭代完善知識儲備
相對于前面兩點,大眾投資者會多少了解一些金融基礎知識,但也需要不斷提升。這是因為有不少投資者本身就是從事金融行業(yè)的,即便自己不是,但每個人身邊總會有金融行業(yè)的親朋好友,向這類人群請教和咨詢,再加上信息量超強的互聯(lián)網,把基礎問題弄明白難度不大。
但這并非十全十美,對于大多數投資者而言,無論是工作中接觸到的還是在校期間學到的金融知識,在理論上講得頭頭是道,但實踐起來都會備感困惑。因為通過投資實現資產快速增值的知識必須是體系化、實時更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多數投資者在工作中接觸到的金融知識面過窄,自學的往往是陳舊的理論框架,既不具備時效性,又缺乏系統(tǒng)性。
鑒于上述難點,我將一路走來的經驗和收獲總結成了這本書,分享給一路同行的朋友們,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除了上述方法論,永遠對未知保持好奇、對探索保持熱情,心態(tài)樂觀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投資行為本身是非?菰锏模挥斜3中闹杏啦幌绲臒釔,才能點燃你在投資領域的小宇宙。
最后祝大家投資順利,早日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