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微塑料賦存特征、表面變化和生物積累
定 價:199 元
叢書名:土壤環(huán)境與污染修復叢書
當前圖書已被 7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駱永明等著
- 出版時間:2025/3/1
- ISBN:9787030796554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X705
- 頁碼:346頁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26cm
本書全面探討了微塑料在不同環(huán)境介質中的賦存特征、來源解析、表面性質變化及其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詳細闡述了環(huán)境介質中微塑料的采集、分離、鑒定和表征方法,為后續(xù)章節(jié)的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撐。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別從陸海環(huán)境、農(nóng)用地和潮灘土壤、近岸海域及河流水體、近岸海域及紅樹林沉積物、海岸帶近地表大氣等不同環(huán)境介質中微塑料的來源、賦存特征進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微塑料在環(huán)境中的分布規(guī)律。第八章至第十章聚焦于微塑料在生物體內(nèi)和土壤中的積累、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以及濱海潮灘環(huán)境中微塑料表面組成和性質的變化,探討了微塑料的環(huán)境行為和生態(tài)效應。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進一步探討了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特征、微塑料對土霉素和銅的吸附及影響因素、以及微塑料在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的生態(tài)效應,揭示了微塑料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則關注農(nóng)作物對微/納塑料的吸收通道和傳輸機制,以及微/納塑料在農(nóng)作物體內(nèi)的示蹤與定量分析,為理解微塑料在食物鏈中的傳遞提供了科學依據(jù)。第十六章探討了微/納塑料在食物鏈中的傳遞及其對人體健康的風險,為公眾健康提供了警示。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國家環(huán)?萍吉勅泉劊2005);
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2);
中國土壤學會常任理事(2012年起);
土壤環(huán)境專業(yè)委員會主任(2004-2012)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參考文獻 6
第二章 環(huán)境介質中微塑料采集、分離、鑒定和表征方法 7
第一節(jié) 環(huán)境微塑料的采集與分離方法 7
一、多環(huán)境介質微塑料樣品的采集 7
二、多環(huán)境介質微塑料樣品的分離 9
三、多環(huán)境介質微塑料樣品的統(tǒng)計與鑒定方法 12
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微塑料表面形貌及理化性質分析方法 13
一、微塑料形貌分析 13
二、微塑料理化性質分析 13
第三節(jié) 微塑料表面吸附物質分析方法 15
一、微塑料表面附著元素分析 15
二、微塑料表面有機污染物分析 15
第四節(jié) 微塑料表面生物膜分析方法 16
一、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貌、結構與組成分析 16
二、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總量、厚度和立體結構分析 17
三、微塑料表面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性分析 17
結語 18
參考文獻 18
第三章 陸海環(huán)境微塑料來源與源解析 21
第一節(jié) 桑溝灣潮灘大塑料組成及來源 21
第二節(jié) 不同尺寸大塑料及微塑料的相關性分析 24
第三節(jié) 大塑料和微塑料的聚合物成分與特征 25
第四節(jié) 微塑料來源識別 26
結語 29
參考文獻 29
第四章 農(nóng)用地和潮灘土壤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30
第一節(jié) 長期施用有機肥土壤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30
一、采樣區(qū)域介紹 31
二、長期施用豬糞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31
三、長期施用豬糞土壤中微塑料的豐度特征 33
四、長期施用豬糞土壤中微塑料的積累規(guī)律 34
第二節(jié) 連續(xù)施用污泥土壤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35
一、采樣區(qū)域介紹 36
二、連續(xù)施用污泥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36
三、連續(xù)施用污泥土壤中微塑料的豐度特征 40
四、連續(xù)施用不同來源污泥土壤中微塑料的積累規(guī)律 41
第三節(jié) 長期覆膜土壤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41
一、采樣區(qū)域介紹 42
二、長期覆膜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43
三、長期覆膜土壤中微塑料的豐度特征 45
四、長期覆膜土壤中微塑料的積累規(guī)律 46
第四節(jié) 圍填海區(qū)土壤微塑料賦存特征 47
一、采樣區(qū)域介紹 47
二、曹妃甸圍填海區(qū)土壤微塑料賦存特征 48
第五節(jié) 海岸帶潮灘土壤微塑料賦存特征 49
一、采樣區(qū)域介紹 49
二、山東省海岸帶潮灘土壤微塑料賦存特征 49
第六節(jié) 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對土壤中微塑料遷移及分布的影響 55
一、蚯蚓對土壤中微塑料遷移及分布的影響 55
二、生物因素對土壤中微塑料遷移及分布的影響 56
三、非生物因素對蚯蚓驅動土壤中微塑料遷移及分布的影響 60
結語 66
參考文獻 66
第五章 近岸海域及河流水體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72
第一節(jié) 黃海桑溝灣水體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72
一、桑溝灣表層水體中微塑料的賦存特征 73
二、桑溝灣垂向水體中微塑料的賦存特征 75
第二節(jié) 渤海水體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76
結語 79
參考文獻 80
第六章 近岸海域及紅樹林沉積物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82
第一節(jié) 黃海桑溝灣沉積物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82
第二節(jié) 渤海表層沉積物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85
第三節(jié) 沿海紅樹林沉積物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87
結語 92
參考文獻 92
第七章 海岸帶近地表大氣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94
第一節(jié) 濱海城市大氣中微塑料賦存特征 94
一、濱海城市煙臺大氣環(huán)境中微塑料的形貌類型、特征及季節(jié)性
差異 94
二、環(huán)渤海海岸大氣環(huán)境中微塑料的時空分布特征 95
第二節(jié) 大氣中微塑料的表面形貌特征 100
第三節(jié) 大氣中微塑料沉降通量的時空分布特征 102
結語 104
參考文獻 104
第八章 陸地農(nóng)作物和近海生物體內(nèi)微塑料積累與分布特征 106
第一節(jié) 陸地農(nóng)作物體內(nèi)微塑料的吸收與分布特征 106
一、生菜對微塑料的吸收與分布 106
二、小麥幼苗根系對微塑料的吸收與分布 110
第二節(jié) 基于微宇宙系統(tǒng)的微/納塑料在河口生物體中積累和分布特征 115
第三節(jié) 食用海藻中微塑料的積累特征 122
結語 128
參考文獻 129
第九章 農(nóng)用地和濱海土壤中微塑料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 131
第一節(jié) 農(nóng)用地土壤中微塑料的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 131
一、覆膜土壤中微塑料的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 131
二、施用有機肥土壤中微塑料的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 132
三、施用污泥土壤中微塑料的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 134
第二節(jié) 潮灘土壤中微塑料的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 135
一、圍填海區(qū)潮灘土壤中微塑料的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 135
二、海岸帶潮灘土壤中微塑料的表面風化和形貌變化 137
第三節(jié) 濱海鹽沼濕地與紅樹林濕地土壤中微塑料的表面風化和形貌
變化 138
結語 141
參考文獻 141
第十章 濱海潮灘環(huán)境微塑料表面組成和性質變化 143
第一節(jié) 海灘和河口泥灘環(huán)境中微塑料表面塑料添加劑的組成與變化 143
第二節(jié) 濱海鹽沼濕地和紅樹林濕地環(huán)境中微塑料的表面組成和性質變化 148
一、微塑料比表面積和孔隙度變化 148
二、微塑料表面羰基指數(shù)變化 149
三、微塑料表面疏水性變化 151
四、微塑料表面成分變化 153
結語 157
參考文獻 158
第十一章 環(huán)境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與特征 160
第一節(jié) 海岸帶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與特征 160
第二節(jié) 海水中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與特征 165
第三節(jié) 大氣沉降塑料碎片表面生物膜的形成與特征 174
結語 177
參考文獻 178
第十二章 潮灘和海水中微塑料對土霉素、銅和礦物的吸附及影響因素 180
第一節(jié) 潮灘風化發(fā)泡類微塑料對土霉素的吸附及影響因素 180
第二節(jié) 海水中薄膜微塑料表面生物膜對銅的吸附及影響因素 187
第三節(jié) 海岸帶潮灘土壤中微塑料表面礦物的附著 193
結語 195
參考文獻 195
第十三章 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微塑料的生態(tài)效應 197
第一節(jié) 微塑料對土壤理化性質、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響 197
第二節(jié) 微塑料對土壤無脊椎動物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影響 198
第三節(jié) 微塑料對植物生長與生理的影響 200
結語 209
參考文獻 209
第十四章 農(nóng)作物對微/納塑料吸收傳輸?shù)氖聚櫯c定量 213
第一節(jié) 農(nóng)作物吸收微/納塑料的通道與機制 213
一、熒光染料標記方法在農(nóng)作物體內(nèi)追蹤微塑料的可行性 214
二、農(nóng)作物根部對不同粒徑微塑料的吸收 215
三、農(nóng)作物吸收微塑料的新生側根裂隙通道與機制 217
第二節(jié) 聚苯乙烯微/納塑料在農(nóng)作物體內(nèi)的傳輸機制 225
一、蒸騰作用是農(nóng)作物吸收和傳輸塑料微球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225
二、塑料微球在農(nóng)作物體內(nèi)的傳輸特征 227
第三節(jié) 稀土銪配合物摻雜標記的納塑料在農(nóng)作物體內(nèi)的定性追蹤 230
第四節(jié) 稀土銪配合物摻雜標記的納塑料在農(nóng)作物體內(nèi)的量化分析 237
結語 240
參考文獻 240
第十五章 微/納塑料的生物積累與食物鏈傳遞風險 243
第一節(jié) 食用海藻中微塑料的人體暴露與健康風險 243
第二節(jié) 土壤中微/納塑料的食物鏈傳遞與風險 246
第三節(jié) 微/納塑料對人體器官系統(tǒng)的影響 248
一、消化系統(tǒng) 249
二、呼吸系統(tǒng) 249
三、循環(huán)系統(tǒng) 249
四、生殖系統(tǒng) 250
五、神經(jīng)系統(tǒng) 250
六、免疫系統(tǒng) 251
七、內(nèi)分泌系統(tǒng) 251
八、泌尿系統(tǒng) 252
九、運動系統(tǒng) 252
第四節(jié) 基于拉曼光譜檢測人體血栓中的微塑料 252
一、消解方法評估 253
二、血栓中微顆粒的特征 253
三、血栓與微顆粒的關系 257
結語 259
參考文獻 259
后記——加強陸地土壤環(huán)境微/納塑料污染成因和治理技術研究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