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圖情評論》,以先賢投身圖書文化事業(yè)之精神為感召,立足當下,瞻望未來,期以促成圖書館界、學術界、教育界及相關企業(yè)、平臺融合互通之勢,打破學科畛域,而以更大視野看待現代圖書館事業(yè)之發(fā)展。
創(chuàng)刊號發(fā)起現代圖書館的功能變化與發(fā)展轉型專題,共商當代圖書館的未來可能。其他欄目百花齊放、異彩紛呈,以史料專欄首次亮相的彭柏山先生《中國現代文學史講稿(第三部)》手稿整理版和朱曉江作《<北京魯迅博物館藏中國近現代名人手札大系>第7、8卷周作人致各家函寫作時間補正》最為亮眼。
時代大勢,挾技術變革之動能,迅疾演進;圖情工作,亦在此時代大潮之裹挾下前行,變化萬千!冬F代圖情評論》以促進現代圖書館工作發(fā)展為宗旨,打破學科畛域,集合一眾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新時空下圖書館未來之可能。
《現代圖情評論》視野廣闊,前沿性、針對性和交叉性兼?zhèn)洹N母逍问讲痪,文質兼美,話題無分古今,立場兼具技術與人文。關注現代圖書館的功能變化與發(fā)展轉型的讀者,不容錯過。鐘愛長文,沉迷圖書館特色館藏的讀者,也可滿載而歸。
專題 現代圖書館的功能變化與發(fā)展轉型
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定位與轉型 陳凌
創(chuàng)新&回歸?面向未來的大學圖書館使命再思考 葉艷鳴
數字時代,圖書館的功能和使命芻議 周立民
數字人文不能代替圖書館學 王賀
關于圖書館服務功能演化與智能化轉型的若干思考 趙繼海
智慧時代圖書館的新定位、新功能和新服務探索 陳益君、唐章林
論衡
以應用為核心的學科館藏評價方法體系構建 肖婷、張軍
全生命周期閱讀推廣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以臺州市圖書館創(chuàng)新實踐為例 吳妙夫、張晨、王軍飛、柯敏、金武剛
史料
中國現代文學史講稿(第三部)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五日 彭柏山 著 陳丙杰、陳靜 整理
《北京魯迅博物館藏中國近現代名人手札大系》第7、8卷周作人致各家函寫作時間補正 朱曉江
對談
讖緯人生呂宗力先生訪談記 呂宗力、李若暉
報告
杭州師范大學圖書館2023年度文獻資源建設分析報告 張鳳鳴、鄭碧敏、鄭惠、劉璇、彭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