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全面并且深入探討中國科學教育發(fā)展歷程的學術著作。本書以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為依托,吸納相關研究成果,系統(tǒng)地梳理了從古代到當代中國科學教育的演變過程,揭示了科學教育在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角色。全書共分為四卷,涵蓋十六章內容。導論部分明確了研究的動機和意義,界定了科學教育的概念,并概述了全書的結構。第一卷回顧了中國古代科技教育的輝煌成就,從百家爭鳴的先秦時期到宋元時期的全盛發(fā)展,再到明清時期的思想碰撞。第二卷聚焦于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的興起和發(fā)展,記錄了從鴉片戰(zhàn)爭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科學教育變革。第三卷和第四卷則分別展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后科學教育的專業(yè)化、體制化進程,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變革和成就。本書不僅是一部科學教育的歷史記錄,也對當下科學教育發(fā)展提供指導和借鑒。通過對科學教育歷史的深入研究,作者旨在幫助讀者理解科學教育發(fā)展的內在路徑,為深化當前科學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
曲鐵華,教育學博士,東北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副理事長,吉林省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史、教師教育。曾獲教育BU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吉林省第九批、第十四批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yè)技術人才,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等稱號。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主持人,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獲得者。主持教育BU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省部級課題十余項,獲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教育BU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三等獎等省部級獎勵20余項。主要著作有《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第一卷)、《中國近代科學教育史》、《民國鄉(xiāng)村教育研究》等8部,出版教材《新編中國教育史》(第三版)、《中國教育名著導讀》等6部,在《教育研究》《社會科學戰(zhàn)線》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二百余篇。
導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
第三節(jié) 相關研究現(xiàn)狀
第四節(jié) 相關概念的界定
第五節(jié) 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卷 中國古代科技教育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科技教育
第一節(jié) 六藝教育中的科技知識傳授
第二節(jié) 疇人之學專職科技教育
第三節(jié) 儒家與科技教育
第四節(jié) 墨家的科技教育
第五節(jié) 黃老衛(wèi)生教育
第六節(jié) 《管子》中的科技教育
第七節(jié) 鄒衍與陰陽五行
第二章 秦漢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教育
第一節(jié) 經學大儒的科技教育活動
第二節(jié) 小學中的博物常識傳授
第三節(jié) 數學教育
第四節(jié) 天文教育
第五節(jié) 勸課農桑與農業(yè)科技教育
第六節(jié) 醫(yī)學教育的發(fā)展
第三章 隋唐時期的科技教育
第一節(jié) 科技教材的選編
第二節(jié) 科學專科學校的建立
第三節(jié) 實科教育的其他形式
第四節(jié) 李淳風的科技教育思想
第五節(jié) 孫思邈的養(yǎng)生教育
第四章 宋元時期的科技教育
第一節(jié) 理學與科技教育
第二節(jié) 宋元四大數學家的科技教育思想
第三節(jié) 筆記里的知識世界:《夢溪筆談》
第四節(jié) 科技?茖W校的發(fā)展
第五節(jié) 蒙養(yǎng)教材中的科技教育
第六節(jié) 民間農業(yè)教育普及的興盛
第七節(jié) 科技教育的傳播
第五章 明清時期的科技教育
第一節(jié) 實學思潮中的科技教育
第二節(jié) 明清?茖W校與科技教育
第三節(jié) 乾嘉學派科技教育的發(fā)展與實踐
第四節(jié) 宋應星《天工開物》的家食之問
第五節(jié) 西學東漸影響下的中國科技教育
第二卷 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
第六章 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的發(fā)展脈絡
第一節(jié) 科學教育的醞釀與萌生
第二節(jié) 科學教育的起步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科學教育的高漲與偏頗
第七章 學校中科學教育的實施
第一節(jié) 學前教育中的科學教育
第二節(jié) 中小學的科學教育
第八章 科學教育的普及
第一節(jié) 科學教育團體與研究機構的創(chuàng)立與作用
第二節(jié) 科學教育刊物的發(fā)行與影響
第三節(jié) 其他科學教育普及形式
第九章 科學教育的推動者
第一節(jié) 科學領域人員的科學教育思想及實踐
第二節(jié) 教育領域人員的科學教育思想及實踐
第三節(jié) 教育管理者及社會人士的科學教育思想
第三卷 中國當代科學教育(上)
第十章 學校中科學教育的新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學前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嘗試
第二節(jié) 小學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曲折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中等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多樣態(tài)實施
第十一章 科學教育普及的新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科學教育普及的使命與功能
第二節(jié) 科學教育普及的措施
第三節(jié) 科學教育普及的主要載體
第十二章 科學教育的新探索者
第一節(jié) 高士其的科學教育思想及實踐
第二節(jié) 竺可楨的科學教育思想及實踐
第三節(jié) 戴伯韜的科學教育思想及實踐
第四卷 中國當代科學教育(下)
第十三章 學校中科學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幼兒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小學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中學教育階段科學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學校中科學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特點
第十四章 科學教育的社會化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關于科學教育的研究和探討
第二節(jié) 科學教育基礎設施的社會化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科學教育途徑的社會化發(fā)展
第十五章 新時期科學教育思想的新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楊叔子的科學教育思想及實踐
第二節(jié) 董純才的科學教育思想及實踐
第十六章 中國科學教育發(fā)展追問
第一節(jié) 科學教育發(fā)展的動力
第二節(jié) 科學教育發(fā)展的實踐者
第三節(jié) 科學教育發(fā)展的路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