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波西米亞:異端形成的歷史語境
第一節(jié) 14世紀的波西米亞
一、 查理四世的統(tǒng)治
二、 瓦茨拉夫四世的統(tǒng)治
第二節(jié) 天主教會的危機
一、 萬流歸宗的天主教會
二、 天主教會的各種問題
第三節(jié) 西方教會大分裂
一、 教會大分裂的形成過程
二、 終結(jié)教會大分裂的努力
第二章 大學和小教堂:異端思想的起源
第一節(jié) 求學布拉格大學
一、 胡斯的早期經(jīng)歷
二、 布拉格大學概述
三、 大學里的胡斯
第二節(jié) 伯利恒小教堂的布道師
一、 改革的伯利恒小教堂
二、 布道師胡斯及其布道
第三節(jié) 胡斯的先驅(qū)們
一、 康拉德·瓦爾德豪澤
二、 克羅米茲的米利奇
三、 耶諾的馬修
四、 斯蒂特尼的托馬斯
第四節(jié) 胡斯異端思想的初現(xiàn)
一、 圣經(jīng)至上的內(nèi)在影響
二、 改革派老師的外在影響
三、 威克里夫的關(guān)鍵影響
四、 早期異端思想簡述
第三章 教權(quán)與王權(quán):異端面臨的挑戰(zhàn)
第一節(jié) 胡斯與大主教的恩怨
一、 蜜月期
二、 走向決裂
三、 庫特納山法令事件
四、 胡斯遭受絕罰
第二節(jié) 贖罪券風波與王權(quán)干預
一、 風波的由來
二、 風波中的王權(quán)干預
第三節(jié) 胡斯與教會徹底決裂
一、 論辯再起
二、 胡斯再遭絕罰
三、 向上帝和基督上訴
第四章 流亡與《論教會》:異端思想的成熟
第一節(jié) 流亡期間的胡斯
一、 不忘布道
二、 堅持著述
第二節(jié) 《論教會》述評
一、 論教會的本質(zhì)及組成人員
二、 論教會之首及其建立
三、 論教會的權(quán)力和權(quán)威
四、 原創(chuàng)還是抄襲
第三節(jié) 綜述胡斯異端思想
一、 圣經(jīng)和基督的律法為最高權(quán)威
二、 有關(guān)圣禮的看法
三、 對教會的批評
第五章 康斯坦茨公會議:異端案的審判
第一節(jié) 公會議的緣起
一、 兩位召集人
二、 胡斯決定參會
第二節(jié) 胡斯前往康斯坦茨
一、 行前的準備
二、 沿途的經(jīng)歷
第三節(jié) 約翰二十三世主持審理胡斯案
一、 公會議開幕
二、 胡斯入獄
三、 安全保證書之爭
四、 約翰二十三世逃離
第四節(jié) 公會議主導的三次聽證會
一、 公會議主導審判胡斯案
二、 為胡斯請愿的浪潮
三、 公開聽證會上的交鋒
第五節(jié) 走向火刑堆的殉道者
一、 胡斯決意殉道
二、 公會議游說胡斯
三、 最終審判會
四、 胡斯殉道的原因
五、 胡斯案的司法公正
第六章 胡斯派:異端的余響
第一節(jié) 杰羅姆殉道
一、 放棄異端信仰
二、 難逃火刑判決
三、 兩位殉道者之比較
第二節(jié) 胡斯派運動
一、 胡斯戰(zhàn)爭
二、 辨析餅酒同領(lǐng)
三、 兄弟會的思想繼承
第三節(jié) 路德發(fā)現(xiàn)胡斯
一、 不期而遇胡斯的布道集
二、 萊比錫論戰(zhàn)中被稱胡斯派
三、 從胡斯著述中認識胡斯
第四節(jié) 從異端到宗教改革家
一、 異端胡斯
二、 圣徒胡斯
三、 宗教改革家胡斯
結(jié) 語
附 錄
(一) 約翰·威克里夫被控四十五信條
(二) 約翰·胡斯被控三十條信條
胡斯年譜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