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世界和中國的羊草草地進行了概述。以野外實地樣方記錄為依據(jù),將中國境內(nèi)的羊草草地劃分為16個群叢組,146個群叢。其中,羊草草原有6個群叢組和62個群叢;羊草草甸草原有4個群叢組和36個群叢;羊草草甸有6個群叢組和48個群叢。分別在群系水平的地理分布、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特征、群落組成、群落結構、群落類型、生物量與生產(chǎn)力、群落動態(tài)與演替、保育與利用等進行了系統(tǒng)描述。在第二章中,為了使讀者對羊草的名稱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把羊草曾經(jīng)有5個屬名的歷史變更和5個種加名的大體經(jīng)歷做了系統(tǒng)梳理;結合相關研究報道,做出了一定范圍內(nèi)羊草具有從西到東的擴散過程的推斷;為了使讀者對羊草草地的不斷消失有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在”價值與保育”中增加了”開墾”歷程的系統(tǒng)闡述。本書可為草地管理人員及其草地利用決策提供參考。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2002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第1完成人)
目錄
第1章 全球羊草草地概述 1
1.1 地理分布 1
1.2 自然環(huán)境 2
1.2.1 地貌 2
1.2.2 氣候 3
1.2.3 土壤 3
1.3 植被類型及特征 4
1.4 價值與保育 5
第2章 中國羊草草地概述 7
2.1 研究歷史回顧. 7
2.1.1 羊草草地早期研究 8
2.1.2 羊草草地分類的初步探討. 8
2.1.3 羊草草地分類的區(qū)域整合研究 11
2.2 地理分布 12
2.2.1 水平分布 12
2.2.2 垂直分布 13
2.2.3 起源與散布 14
2.3 自然環(huán)境 15
2.3.1 地貌 15
2.3.2 氣候 16
2.3.3 土壤 18
2.4 物種組成 19
2.4.1 科屬種 19
2.4.2 區(qū)系成分 20
2.4.3 生活型 21
2.5 群落結構 23
2.5.1 水平結構 23
2.5.2 垂直結構 23
2.6 建群種的生物學特性 30
2.6.1 形態(tài)特征 30
2.6.2 遺傳多樣性 31
2.6.3 個體生長發(fā)育 32
2.6.4 種群生態(tài)學特征 33
第3章 羊草草地的群叢組與群叢 34
3.1 群叢組與群叢的分類 34
3.2 群叢組與群叢的描述 49
3.2.1 羊草群叢組 49
3.2.2 羊草-叢生禾草群叢組 52
3.2.3 羊草-根莖禾草群叢組 156
3.2.4 羊草-雜類草群叢組 231
3.2.5 羊草-半灌木群叢組 318
3.2.6 羊草-一年生草本群叢組 353
3.2.7 羊草-灌木-草本群叢組 366
第4章 羊草草地動態(tài)與保護 378
4.1 生物量與生產(chǎn)力時空變化 378
4.2 植被動態(tài)與演替 380
4.2.1 生態(tài)系列與自然演替 380
4.2.2 人為擾動的退化演替 381
4.2.3 圍封與改良恢復演替 382
4.3 利用與保護 384
4.3.1 羊草草地的利用 384
4.3.2 人類活動對羊草草地的影響 385
4.3.3 羊草草地的保護 386
參考文獻 388
附 A 植被類型名錄 395
附錄B 植物名錄 399
植被類型中文名索引 406
植被類型英文名索引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