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史學學說史(中國法學學術史叢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定 價:168 元
叢書名:中國法學學術史叢書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馬小紅 張巖濤 龐朝驥
- 出版時間:2025/2/1
- ISBN:9787300334745
-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
- 頁碼:416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異16
中國法律史學形成于近代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下,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伴隨著時勢發(fā)展,中國法律史學幾度興盛繁榮,又幾度蕭條甚至停滯。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梳理了20世紀前半葉中國法律史學的形成過程和研究成果,系統(tǒng)總結了近代中國法律史學形成、演進的特點和規(guī)律;下篇梳理了當代中國法律史學曲折發(fā)展,終至繁榮的歷程,系統(tǒng)考察了當代中國法律史學的研究方法、基本問題,當代中國法律通史研究、斷代法史研究、部門法史研究,以及當代中國法律史教材、學術綜述、論文集編寫狀況等,展現(xiàn)了舊學新知一脈相承的學術規(guī)律。
馬小紅,山東青島人。在北京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和法學碩士學位,在中國人民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F(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著有《禮與法》(1997年)、《中國法思想史新編》(2015年)、《禮與法:法的歷史連接》(修訂本)(2017年)、《中國古代法文明模式》(2023年)等。
張巖濤,山東沾化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F(xiàn)為北京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法治文化、革命根據(jù)地法律史。
龐朝驥,山東濟寧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現(xiàn)就職于騰訊公司。曾在《光明日報》《法學家》等報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
上篇 近代中國法律史學(1901—1949年)
第一章 中國法律史學產生的背景 2
一、中國古代有關 “中國法律史”的研究 2
二、中國法律史學產生的社會基礎 11
三、近代中國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的勃興 17
四、近代中國法律史教學的演進 21
第二章 近代中國法律史學的演進 24
一、近代中國法律史學的萌芽階段 25
二、近代中國法律史學的確立階段 28
三、近代中國法律史學的初步發(fā)展階段 39
第三章 近代中國法律史學的研究方法 48
一、歷史學方法與近代中國法律史研究 49
二、法學方法與近代中國法律史研究 57
三、法社會學方法與近代中國法律史研究 70
四、比較法與近代中國法律史研究 74
第四章 近代中國法律史學的研究范圍和對象 81
一、近代中國法律史學者關于研究范圍和對象問題的綜述 81
二、近代中國法律史學研究范圍和對象的統(tǒng)計分析 86
第五章 近代中國法律史研究的資料利用 93
一、近代中國法律史研究中的資料利用情況 93
二、近代中國法律史研究中的資料整理情況 102
三、新史料的發(fā)掘與利用 105
下篇 當代中國法律史學(1949—2022年)
第六章 當代中國法律史學的演進 118
一、當代中國法律史學的建設時期(1949—1965年) 118
二、當代中國法律史學的停滯時期(1966—1976年) 138
三、當代中國法律史學的恢復、發(fā)展繁榮和新拓展時期(1977—2022年) 144
第七章 當代中國法律史學的研究方法 174
一、國學視域下的中國法律史研究方法 175
二、中西交融背景下的中國法律史研究方法 184
三、中國法律史學方法論變革的制約因素 191
第八章 當代中國法律史基礎問題研究 196
一、禮與法研究 197
二、律學研究 205
三、中華法系研究 211
四、法律文化研究 219
五、比較法史研究 230
第九章 當代中國法律通史研究現(xiàn)狀 237
一、中國法律制度通史研究 238
二、中國法律思想通史研究 247
三、中國民族法制通史研究 253
四、中國地方法制通史研究 258
第十章 當代中國法律史斷代法史研究現(xiàn)狀 262
一、先秦法律史研究 262
二、秦漢法律史研究 270
三、魏晉南北朝法律史研究 284
四、隋唐法律史研究 288
五、宋遼夏金元法律史研究 296
六、明清法律史研究 305
七、民國法律史研究 318
八、革命根據(jù)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史研究 322
第十一章 當代中國法律史部門法史研究現(xiàn)狀 329
一、中國憲法史研究 329
二、中國民商法史研究 334
三、中國刑法史研究 341
四、中國訴訟法史研究 345
五、中國行政法史研究 347
六、中國經濟法史研究 349
七、國際法史研究 350
八、中國環(huán)境法史及其他部門法史研究 352
第十二章 當代中國法律史教材、學術綜述與論文集編寫狀況 354
一、1949—2022年中國法律史教材的統(tǒng)計分析 354
二、1949—2022年中國法律史學術綜述的編寫狀況 381
三、1949—2022年中國法律史論文集的編寫狀況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