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藏》是對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相關文獻進行的匯集與編纂,旨在通過對文獻的系統(tǒng)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現,把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和世界傳播與發(fā)展的相關文獻集大成地編纂薈萃為一體,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重大基礎性學術文化工程。本卷收入了1907—1915年的與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相關的通訊報道等,主要見于《上海新報》《中國教會新報》《申報》《西國近事匯編》《外交報》《新民叢報》《萬國公報》《政藝通報》《譯書匯編》《北洋官報》《大陸》報《浙江潮》(東京)《湖北學生界》《東方雜志》等中文報刊。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安徽大學經濟學系本科學習;
1982年2月至1984年12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系學習。1975年09月至1978年02月,任安徽省和縣毛巷學校教師、校長;
1984年12月至1996年02月,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列所教師、副所長、所長;
1996年02月至1998年07月,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1998年07月至2002年02月,任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
2001年12月至2002年08月,任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主持黨委工作);
2002年08月至2008年11月,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
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任武漢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10年12月,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
2011年1月6日,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 。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代表作有:《馬克思“不惑之年”的思考》(1994年獲北京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中青年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鄧小平的經濟思想》(獲第二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世界市場全書》(1996年獲中國圖書獎)、《畫說〈資本論〉》(1996年獲“五個一工程”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歷史與現實》(2006年獲第四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007年獲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一等獎)、《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當代視界》(2006年獲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2007年獲第一屆“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圖書出版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提名獎)、《20世紀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從十四大到十六大: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新發(fā)展》、《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fā)展觀》等。2002年4月當選為湖北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2003年3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7年4月當選為湖北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2007年6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08年2月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的學術職務主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理論經濟學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會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
目録
1905 年
俄亂先機 3
俄黨灰心 4
降約簽名專電 6
議降電信 7
論旅順降日事 9
革命宜防 12
學生行刺俄將 15
俄民要索 17
俄京險事 18
德國煤礦罷工 20
英電述俄國內亂情形 22
俄民訴憤 24
電述俄國內亂細情 27
[俄京亂耗] 30
俄京大亂續(xù)電 34
俄亂蔓延 37
神父傳書 38
亂氛益熾 42
論俄國內亂事 44
德美停工 47
俄國亂事彙紀 49
俄國內亂彙報 52
俄國亂事[一] 55
俄國亂象 59
俄國亂事[二] 61
俄國亂信 64
俄教士逃往瑞士 66
俄國亂事蔓延 67
俄國亂事漸定 68
俄國壓制學生 69
俄國亂事[三] 71
工人擬自選代表 74
俄國亂事[四] 76
俄國亂事[五] 78
俄國亂事[六] 80
俄國亂事[七] 83
俄國亂事[八] 85
俄國亂事[九] 88
俄國亂事[十] 90
俄員擬定罷工辦法 93
俄國亂事[十一] 95
俄國亂事[十二] 97
俄國黨泒意見不合 98
俄國痛勦亂黨 100
俄國亂事續(xù)報 101
俄國亂事[十三] 103
俄國亂事[十四] 105
鄂督電詢留俄學生 107
俄國亂事[十五] 109
俄國內亂之現狀 111
意國鐵路執(zhí)事罷工 115
俄調兵監(jiān)守鐵路 116
俄國全境罷工之警信 118
[波蘭農民爲社會黨所煽動] 119
俄國南部罷工 121
俄罷工人之要索 122
俄皇諭行專制政體 124
俄國亂事[十六] 126
西比利亞鐵路行車情形 127
俄國罷市風潮 129
舊黨得勝 130
俄國亂事[十七] 132
俄罷工人計數 133
俄叛黨請各駐使勿離俄京 134
俄民不信立憲之諭 136
俄國亂事[十八] 138
俄國亂事[十九] 140
俄國亂事[二十] 142
俄國亂事[二十一] 144
論俄國內情[一] 146
俄國學生謀傾覆專制政府 155
俄國亂事彙電 157
南非洲華人罷工 159
俄民仍無望自由 161
俄國豁除治芬蘭境苛律 163
加拿大拒絶東方之人作工 165
俄政黨之會議 167
俄憲法黨之宗旨 169
俄憂農民擾亂 170
俄國會議改立憲法 172
俄工廠駐軍巡察 174
俄國又亂 176
記華新紗廠工人滋擾情形 177
俄京民人慌恐 179
俄又罷工 181
集成紗廠工人聚衆(zhòng)滋事詳誌 183
[俄國大革命消息] 184
俄國內亂之情形 187
立憲之無望 188
俄國全境將起亂事 194
[華爾騷亂事詳志] 197
[華爾騷亂事續(xù)志] 200
[美政府擬由新派駐華公使直接與我政府交涉] 203
論俄國內情[二] 206
籌拒美國華工禁約公啓 216
紀滬上紳商公籌抵制美禁華工新約事 220
俄國內亂近情 223
俄亂詳紀 225
俄皇諭借戰(zhàn)費 227
華爾騷炸彈傷人詳紀 229
商務印書館新出各種小説 231
韃靼人又起殘殺 235
俄西北境將患饑荒 237
俄報主張設立議院 239
[俄內務大臣辭職] 241
[公認不買美貨] 243
廣東學生聯約不用美貨公啟 245
俄皇爲自治會委員所感動 247
俄可薩克兵與工人械鬥 249
回教與鄉(xiāng)民互鬥 251
俄皇詰責各報誤會演説 252
俄又官民互鬥 254
俄革命軍之蔓延 257
彙志俄蛙突包埠亂事 259
俄哇特色之亂 262
俄哇突包亂事續(xù)報 265
[俄里包亂事] 266
哇突色亂事三誌 269
俄亂事日甚 271
法憂俄亂 272
俄叛艦逃至羅馬尼亞境 274
俄亂蔓延各處 275
續(xù)誌俄黑海叛艦事 277
俄亂尚亟 278
俄總督赴哇突色平亂 280
俄官廠工人罷工 281
俄國亂黨已立政府 283
法國均富黨之意見 285
公議實行不用美貨之特別大會 288
商務總會決定不用美貨之大會議 292
俄國亂事[二十二] 295
俄將設立國會 296
論俄國將設立國會事 299
俄國新立國會詔勅 303
一息尚存勉盡天職 306
俄國新立憲法 309
波蘭京城罷工 311
俄憲法不良 313
苦社會出版廣告 315
恭讀本月初二日 上諭 317
論俄國立憲收效於議和 324
俄國內亂[一] 331
俄國憲法之宣布 333
[外務部電飭中國駐日欽使與日政府懇商將孫逸仙
驅逐出界] 336
[莫斯科排字工人罷工] 338
[胡維德氏電達政府] 340
俄國亂事[二十三] 342
俄國革命舉動 344
俄國革命之風潮益熾 346
[俄京亂匪蜂起 俄國鐵路到處罷工] 348
[俄國目下情形甚爲危險] 351
俄國革命風潮續(xù)聞 353
俄國革命之風潮 355
俄國革命風潮彙誌 357
俄皇降旨頒行憲法 358
俄勢紛亂 361
俄亂未平 363
日本對於俄國立憲之感情 365
俄亂漸平 367
俄亂尚熾 369
[芬蘭爭得自由] 370
俄鐵路罷工事業(yè)已停止 371
胡使電奏俄亂 373
[奧國人民要求選舉權] 374
俄國內亂[二] 375
俄國內亂[三] 377
波蘭現狀 379
俄國革命風潮又起 380
隈得勸諭罷工黨 382
俄京亂事彙志 384
俄國安靖 386
俄國改革之風潮 388
俄國內亂愈危 391
俄國內亂近聞 394
俄國近情 396
德相攻社會黨 399
俄黎加地方無君黨之舉動 401
俄國革命彙誌 403
俄國革命風潮 406
俄國抑制報館 408
德國救助僑俄德人 410
俄亂甚烈 411
俄國罷市風潮 414
俄國之革命黨 416
俄國現狀 422
莫斯科亂耗 423
莫斯科亂勢未止 425
俄國之選舉問題 426
俄罷工黨領袖被捕 428
莫斯科亂狀 430
1906 年
[俄國亂黨被獲] 435
[喬勒君及其社會黨俱被挫] 438
社會黨領袖痛駁政府外交政策 441
[英工黨勢力之擴張] 444
班屬工黨滋亂 448
俄屬亂事仍熾 450
調停美國礦工 452
俄國預防暴動 454
俄國選舉近聞 456
美國煤礦工人同盟罷工 458
一千九百五年寰瀛大事總述 460
法京預防罷巿 477
英國婦人欲得選舉權 479
俄國內政現狀 481
[俄國國民院舉行開會之禮] 483
俄民歡迎國民院 484
俄國革命黨之命運 487
俄京依舊不靖 488
[俄國議院散議之期將在旦夕] 490
[俄國解散國民院] 492
俄國民院與政府尋隙 494
[俄國水兵變叛] 495
俄皇簡任新首相 497
俄國民院會員宣布檄文 498
俄皇解散國民院之原因 500
[俄國目下情形漸見平靜] 502
俄國新首相之言 505
俄國黨人聯合爲亂 508
附録 本卷文獻資料來源報刊簡介
《申報》 513
《時報》 516
《大公報》 519
《新聞報》 522
《萬國公報》 525
《外交報》 528
《大陸》報 530
《政藝通報》 534
《第一晉話報》 537
《北洋官報》 540
《中華報》 543
《新民叢報》 546
《東方雜誌》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