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從整體層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口腔生物材料學科研的思維方式和實驗規(guī)劃,以幫助讀者建立科學的思考框架和研究思路;然后從具體技術的細節(jié)層面對涉及交叉學科的形貌觀測、物理性能、力學性能和化學性能的重點實驗進行模板式的介紹,以幫助讀者深入了解口腔生物材料研究涉及各項測試的參數選擇、方法路線和目的用途;最后介紹了人工智能、器官芯片技術在口腔生物材料學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和發(fā)展前景,并列舉了相關的實驗方法,有助于讀者了解科研發(fā)展的趨勢。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子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多項;獲江蘇醫(yī)學科技獎二等獎、三等獎多項。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1
第一節(jié) 口腔生物材料學的學科介紹 1
第二節(jié) 口腔生物材料學的學科特點及發(fā)展趨勢 4
第二章 口腔生物材料學的科研思維和實驗規(guī)劃 7
第一節(jié) 口腔生物材料學的科研思維 7
第二節(jié) 口腔生物材料學的實驗規(guī)劃 14
第三節(jié) 重點實驗技術的運用思路及價值 23
第四節(jié) 口腔生物材料學相關標準及口腔醫(yī)療器械的管理、法規(guī)及標準介紹 30
第三章 形貌觀測 37
第一節(jié) 常用儀器 37
第二節(jié) 觀測試件的制備 48
第三節(jié) 觀測結果的分析 54
第四章 物理性能實驗 66
第一節(jié) 常用儀器 66
第二節(jié) 熱膨脹性能 81
第三節(jié) 表面潤濕性 86
第四節(jié) 表面粗糙度 94
第五節(jié) 吸水膨脹性能 104
第六節(jié) 比表面積和孔隙率 111
第七節(jié) 顏色和光學性能 117
第八節(jié) 電位分析和壓電性能 127
第五章 力學性能實驗 144
第一節(jié) 常用儀器 144
第二節(jié) 抗彎強度與壓縮強度 156
第三節(jié) 粘接強度 162
第四節(jié) 彈性形變 176
第五節(jié) 塑性形變 181
第六節(jié) 斷裂韌性 186
第七節(jié) 硬度 194
第八節(jié) 磨損性能 202
第九節(jié) 疲勞性能 206
第十節(jié) 威布爾分析 213
第六章 化學性能實驗 217
第一節(jié) 常用儀器 217
第二節(jié) 口腔生物材料學中的基本化學知識 242
第三節(jié) 無機材料的化學成分及結構分析 255
第四節(jié) 高分子材料的化學成分及結構分析 273
第五節(jié) 表界面化學反應的分析與材料制備 293
第六節(jié) 腐蝕行為分析 303
第七章 人工智能在口腔生物材料學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313
第一節(jié) 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及價值 313
第二節(jié) 生物材料學中的人工智能研究方法 317
第三節(jié) 人工智能在口腔生物材料學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 331
第八章 器官芯片在口腔生物材料學研究中的應用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338
第一節(jié) 器官芯片的基本理論與科研價值 338
第二節(jié) 器官芯片在口腔生物材料學研究中的應用 346
第三節(jié) 口腔器官芯片的分類制作 349
第四節(jié) 口腔器官芯片的分析方法 358
參考文獻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