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網絡群體互動治理展開深入探討,內容涵蓋網絡群體互動的內在機制,從群體心理感染、傳播機制、議程設置等角度揭示其運作規(guī)律;闡述數(shù)據(jù)治理,借助大數(shù)據(jù)技術實現(xiàn)風險預警、應對和防范;探討社會治理,強調多元治理主體的橫向聯(lián)結、網絡群體的彈性治理以及網絡輿論的有效引導;論述法律治理,闡釋依法治網的意義價值,探索中國特色依法治網之路;研究道德治理,從強化網絡道德規(guī)范建設、營造良好網絡道德氛圍等多方面著力,旨在構建網絡治理共同體,使網絡空間成為人類共生共榮的命運共同體。
楊宇辰,女,河北張家口人,1996年9月至2000年6月,畢業(yè)于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畢業(yè)于吉林大學文學院,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2013年9月至2017年6月,畢業(yè)于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全國重點馬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估A-級別),師從吳瑾菁教授,獲得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學位,F(xiàn)為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自治區(qū)“天池英才”(領軍人才),江西省高校十大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江西省首屆百優(yōu)思想政治教師,江西省省情研究首席專家、江西省宣傳思想專家?guī)鞂<摇⒔魇〈笾行W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江西省同心智庫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研究,教學、科研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獎勵6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項,教育部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0余項,在《社會主義研究》、《道德與文明》等CSSCI來源期刊發(fā)表論文14余篇,其他高水平期刊發(fā)表論文40余篇,文章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新華文摘等轉載或收錄,研究報告獲省級領導批示或省級以上單位采納多次。
導論 第一章 網絡群體互動的內在機制 第一節(jié) 網絡群體互動的群體心理感染機制 第二節(jié) 網絡群體互動的傳播機制 第三節(jié) 網絡群體互動的議程設置 第二章 網絡群體互動的數(shù)據(jù)治理 第一節(jié) 大數(shù)據(jù)技術助力網絡群體互動的風險預警 第二節(jié) 大數(shù)據(jù)技術助力網絡群體互動的風險應對 第三節(jié) 大數(shù)據(jù)技術助力網絡群體互動的風險防范 第三章 網絡群體互動的社會治理 第一節(jié) 多元治理主體的橫向聯(lián)結 第二節(jié) 網絡群體的彈性治理 第三節(jié) 網絡輿論的有效引導 第四章 網絡群體互動的法律治理 第一節(jié) 依法治網的意義和價值 第二節(jié) 走中國特色依法治網之路 第三節(jié) 積極推動以德入法 第五章 網絡群體互動的道德治理 第一節(jié) 強化網絡道德規(guī)范建設 第二節(jié) 營造友善誠信的網絡道德生活氛圍 第三節(jié) 完善道德的自我教育與社會教育 第四節(jié) 在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進程中加強公民道德建設 結論及余論 網絡命運共同體——網絡治理的未來面向 參考文獻